以会为媒,借力登高
青山隐隐,绿水迢迢,水城秋色,分外妖娆。9月17日,在烟波浩渺、风景如画的沅江市浩江湖畔,2022沅江市文旅融合发展大会暨湖南·益阳第四届洞庭湖生态文化旅游节开幕。
以会为媒,借力登高。开幕式上,沅江市举行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仪式,13个项目现场签约,涉及文旅、工业、酒店、房地产等多个领域,总投资148.8亿元。
沅江市中惠旅全域旅游开发合作项目、沅江市农文旅三产融合项目、飞鸟旅游项目、新兴集团棚改项目、五星级标准酒店项目、源达集团绿建科技生产基地项目……一个个高含金量的大项目、好项目即将落地,沅江市正疾速向更快更好发展。
沅江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必胜介绍,此前,当地先后以“益山益水 益美益阳”“青山绿水 沅来真美”“洞庭沅江 水上之城”为主题,成功举办三届洞庭湖生态文化旅游节和水上运动节,累计签约项目41个,签约金额达273.67亿元。
短短几年间,年产5000吨沅江芦笋糕点食品加工项目、沅江市芦苇食用菌栽培项目、东莞米制品生产项目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为沅江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本次节会还举办了一系列活动,为沅江发展“增势蓄能”。
节会开幕式上,聘请上海丝享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德军、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副总经理冯亮、中玻蓝星玻璃武汉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正安、湖州织里津津乐道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正彪、东莞金业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勇等5位沅江籍乡贤代表为沅江市招商顾问,为“产业强市、生态立市、文化兴市”支招。
乡贤助力乡村振兴高峰论坛,请来中国乡村建设领军人物、中国本土规划与设计学派开创人孙君,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城市与城乡统筹发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郑宇昌,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陈文胜等“最强大脑”,勾画沅江乡村振兴美好蓝图。
“诗歌与时代”创作论坛,《湘江文艺》《文艺论坛》执行主编王涘海、《湖南文学》主编黄斌、《湖南日报》湘江周刊主编杨丹等群贤毕至,发出共同倡议,为沅江这方诗歌热土更添锦绣诗行。
全域发力,燃爆热点
节会氛围笼罩下的沅江,四处都是好风光。
漫步爱心沙滩,逐浪胭脂湖中……连日来,沅江市胭脂湖街道胭脂湖村热闹非凡,每天都有成千上万市民前来打卡。据了解,此地正是本次节会六大板块活动之一的沙滩音乐啤酒节举办地。9月15日至17日,当地分国潮之夜、酷玩时代、时尚先锋3大主题放送演唱会,夜夜嗨翻天。
胭脂湖村旅游资源丰富,除了有西施范蠡泛舟五湖的动人传说、色彩斑斓的红杉林外,还有2万余亩的胭脂湖水面,上万平方米的银色沙滩,集山、湖、岛、滩涂于一体的休闲广场,是人们休闲旅游的理想场所。
本次节会,现场划分为舞台演出区、互动娱乐区、拍照打卡区、星光夜市与汽车尾箱夜市区、露营天幕帐篷区、水上娱乐活动区六大区域,可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以前就不时来胭脂湖玩,如今这么一打造,更令人流连忘返。”沅江市民陈凯玩得不亦乐乎。长沙市民王丽是第一次来,直呼这里就是“小马尔代夫”。
据统计,节会期间,当地相关话题内容在社交媒体上的浏览量超千万人次,胭脂湖也跃升抖音吃喝玩乐榜益阳市景点收藏榜第1名。
本次节会带“火”的,远不止胭脂湖村一处。
看鸬鹚捕鱼表演,在“鱼骨集市”尝鲜……9月17日,节会嘉宾和游客来到南洞庭湖畔的小河咀村,参加“渔家文化园”开园仪式,见证昔日旧渔村,蝶变成了洞庭文化打卡地、渔家风情游玩地、文化研学体验地。
小河咀村是沅江市琼湖街道一个典型的渔村,全村九成以上的村民过去靠下湖捕鱼为生。73岁的杨永牛16岁开始捕鱼,实行禁捕退捕后,才歇业上岸。如今,他和老伴袁春桃伺弄几分地的菜园,在家门口的“鱼骨集市”卖新鲜蔬菜。“乡村振兴政策好,我们村大变样,不比城里差。”杨永牛说。
琼湖街道党委书记梁成伟介绍,小河咀村是沅江市乡村振兴“一镇两村”示范点之一。实行禁捕退捕后,该村抓住转产转业的契机,发展文旅产业,加快退捕渔民转产,两三年内,让昔日旧渔村模样大变。“今后,我们将以小河咀‘渔家文化园’建设为契机,以城市客厅为功能定位,继续打造渔家风情民宿、高端特色餐饮等,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梁成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