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甸是坐落在马头山下灵江南岸的一个古村落,平原与山川兼有的自然环境、鱼米与农商兼顾的生活方式,村民们富足而自豪。在穷文富武的封建科举时代,长甸自清朝乾隆年间起到宣统末年一共出了七位武科举人,这在当地和周边乡镇引起了不少的轰动。
天色渐渐黑下来,我们回到老郎家用晚餐。河口所在的河道是太平湾水电站形成的水库,河面宽阔平静,水质清澈,非常适合水产养殖,我们看到河里分布着很多网箱,这里的江鲤、花鲢鱼、花鲫、马口、鲟鱼、鲶鱼等鱼类不仅个头大,味道也十分鲜美,为河口的特色美食大锅炖江鱼提供了优质的食材。
第二天早上,天气终于放晴了,阳光明媚,从房间窗户望出去就是断桥和游船码头。我们住宿的老郎家是长河岛上的一家酒店,规模不算大,过了假期人不多,房间收拾得也干净,楼下有餐厅,还有码头和游船,可以预约乘船游览。在船上可以看到对岸很多建筑,有“主题思想纪念馆”,“清城联合国军监狱”,“女子兵营”,“清水工业区”,“烈士陵园”,以及医院、学校、电影院、军营哨所、民居小院等,一窥这个神秘的国度。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有我可爱的故乡。
桃树倒映在明净的水面,
桃林环抱着秀丽的村庄……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唱遍全国家喻户晓,这首歌的创作地就在长甸河口。
1980年,当年中国著名的军旅作家铁源和邬大为先生等人到辽宁丹东的一支边防部队采风,正赶上河口地区桃花盛开,他们与边防战士一起巡逻在桃林旁,被那漫山遍野的桃花所深深的吸引,于是挥笔写下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首歌。1984年,这首歌被蒋大为首次带上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快在全国流传开来。
每年四月末五月初,是河口桃花盛开的季节,正像歌里唱的那样:漫山遍野盛开的桃花映红了姑娘们的脸庞,传来孩子们的笑声,组合成一幅美丽的人文风景画卷,勾起了人们对故乡的眷恋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到了八月末九月初,正是艳红桃成熟的季节,又大又红又甜的桃子非常惹人喜爱,还有黄油桃、秋白桃、软枣猕猴桃,前来采摘的人群车队一直排到了村外。
离开河口继续向下游行驶,我们来到明长城的东端起点——虎山长城。虎山长城位于鸭绿江和叆河交汇处,虎山原名马耳山,因两个并排高耸山峰,状似两只竖立的虎耳,亦称虎耳山,至清代演化为虎山,虎山突起于鸭绿江边,平地孤耸,视野开阔,对岸朝鲜的田地、房屋一览无余。作为国门,长城选址虎山,确有军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