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展示的刀郎人古时用于榨油的工具,维吾尔语称“居尕子”,用蓄力拉动,利用杠杆原理,将原料中的油榨出。虽然效率较低,但却节能环保,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也体现出刀郎人的聪明智慧。
铁匠作为一个古老的职业,但随着社会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提高,打铁这种曾经在民间十分盛行的手艺已经日渐衰落,甚至濒临消失的边缘。这是刀郎人还在继续用传统制造工艺大造农用铁具或者生活用具。

还有就是乐器作坊。作为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乐器也是部落成员不可或缺的,它对于民间艺术的延续和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信仰萨满教的刀郎人,信奉万物有灵论:万物皆神圣,相信万物都是活的且相互联系,他们追求自然界和谐共生,从而将生活中的很多物体视为图腾物,并将图腾物通过建筑形式予以展现。

刀郎村落大门的图腾
刀郎部落古村大门中间是刀郎人祖神的形象,他们世代演绎着父系原始部族的英勇无畏、不屈不挠、捍卫家园的硬汉形象。左右两侧是鱼骨图腾,象征年年有鱼;再外侧是高轮马车,中间是车辕,左右分别为四个车轮,两侧马的象形图,象征刀郎人驾着高轮马车行走天山南北。
刀郎人,用无声的建筑形象,诠释着他们的生活场景,借此传承着自己的文化信仰。
从刀郎人的信仰可以证明它们与蒙古民族的文化联系,而万物皆神圣也恰恰是它有别于维吾尔族在宗教信仰上的不同点。
这些都有待于留给历史学家去考证。

到了民居
进入古村落区,随处是具有刀郎文化特色的民居,夯土和胡杨木骨架是它的标志,它简谱凝重,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作为一个渔猎加农耕的部落,我们即可以看到用整块胡杨木凿成用于在河叉上打鱼的独木舟和渔具,也在景区内看到了复制的农耕的场景。
刀郎人,他们从远古走来,从到密林深处走来,并逐渐融入现代社会之中。
我们行走在古村落中间,仿佛穿越时空,走入原始的生活场景。

通过解读刀郎部落的历史,能够使人亲身感受到大漠流浪者的真实生活场景,切身感受到原始、纯朴、憨厚的刀郎文化,它离我们似乎很远,又十分的近,走进这里,仿佛正在一步步地走进大漠,深入密林,触摸到到密林深处这个神秘部落跳动的历史脉搏。

一座吊桥把我们引渡到一处瓜果飘香的百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