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中部,横亘着一座山脉。她像“巨型城墙”,阻挡了海洋气团的北移,也削弱了北方寒潮的南侵;她如“中央水塔”,既是黄河、长江流域的分水岭,又为这两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源源不断地补水;她是“华夏龙脉”,影响中国人的文化世界;当然,她也以磅礴的身躯,孕育无尽的生灵。
她,就是14亿中国人的“中央国家公园”,更是大熊猫、川金丝猴等众多中国特有物种共同的家园——
秦 岭
秦岭,是中国心脏地带的“生态秘境”。
摄影/吴学文
9月28日晚上,在秦岭腹地——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渔湾村,《中国国家地理》与央视频联合制作,携手影像技术合作伙伴骁龙,联袂打造的《中国我的家》特别节目在全网盛大直播(扫描文章首图二维码,观看本场节目回放)。
月色中、虫鸣里,《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李栓科、骁龙技术专家徐恒、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向定乾,以及野生动物摄影师徐健在稻田里围坐一堂,夜话秦岭。从中国丰富多样的地理环境与中国特有物种的关系说开去,漫谈中国特有物种的生态保护价值,畅想人类和大自然理想的和谐关系。
四位嘉宾与主持人在秦岭脚下畅谈。
直播节目中同时发布了三支“发现中国特有物种”系列纪录片——《我的家乡在中国》《中国的自然符号》《中国的自然之声》,中国国家地理的摄影师团队持续深入中国的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全程使用搭载骁龙处理器的手机,拍摄和纪录珍稀野生动植物的生命故事。
与直播节目中原生态景观形成有趣对照的是,中国国家地理团队为了多角度、高效率地完成这次秦岭直播节目的场地选址勘景工作,首次借助高通“智慧网联终端的互联”技术,通过多个手机、汽车、无人机等具备高质量影像能力、移动通讯能力和算力的智能设备,以多个视角同时开展对秦岭的调研拍摄,并在节目中向世界首次展现“智慧网联终端”科技视角中的秦岭风光。
智慧网联终端让我们领略多面秦岭。
摄影/吴学文
用科技的力量,传递生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