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是众多野生动植物钟爱的“生态秘境”。
从动物地理分区来看,秦岭是东洋界与古北界的分界线;从植物分区来看,秦岭也是中国华北、华中、西南和青藏高原等多种植物区系的交会地带,海拔落差大的地势更是塑造出中国东部垂直分带性最完整的山地森林。
这也就意味着,一旦气候发生轻微变化,这里的动植物只需要爬升或者下降数百米,便能重新找到适合生存的环境。所以,秦岭仿佛天生就是南北诸多古老而珍稀的生物共同生活的乐园。比如中国特有物种——川金丝猴。秦岭,是世界金丝猴分布的最北界限。
川金丝猴与中华大地共同经历久远的年代变迁。
图/《中国的自然符号》纪录片截图。
对秦岭的探索永无止境,此次直播前的调研,我们的两路团队就这样,在途中实时互联,共享秦岭的珍贵影像信息,调度拍摄内容,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节目录制场地的勘景任务,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内容创新尝试。
02 中国特有物种的生命故事,不只在秦岭
除了借助“智能网联终端“视角,让人们看见不一样的秦岭,28日晚的直播,《中国国家地理》和骁龙历时7个月联合出品制作的“发现中国特有物种”系列纪录片同时重磅发布。它们分别是《我的家乡在中国》《中国的自然符号》和《中国的自然之声》。
图/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秦岭山脉的羚牛》。
摄影/芦保民
中国复杂多样的地貌造就了许多冰期避难所,在第三纪和第四纪冰期的侵袭下庇护了许多孑遗生物,而许多独特的地理单元也推动生命走向独特的演化道路,从而孕育出大量中国特有物种。中国8000余种脊椎动物中,特有物种的比例接近20%,而3万余种高等植物种中,特有物种的比例更是高达51%。
《我的家乡在中国》为普通观众呈现大熊猫、绿尾虹雉、白头叶猴和荒漠猫这些中国特有物种的生活故事。
大熊猫——中国最广为熟知的特有物种。一场熊猫兄弟间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的嬉闹打斗,被我们的野生生物摄影师及时拍摄了下来。而绿尾虹雉雄鸟羽毛绚烂的结构色,成就了它“动物界的光学魔术大师”的雅号,为了赢得雌鸟的芳心,“大师”每天都要进行夸张而滑稽的表演来展示它的生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