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两侧供奉的是护持佛法的各位天神,十八罗汉。其神态各异,塑造精美,生动,庄严。真可谓栩栩如生,令人惊叹。试想,秉承着虔诚的信仰,人们才能抛开功利,找到自己心中的一片静土。
出大雄宝殿,环视东西两侧,东厢应是寺内工作人员的办公住宿处;跟随眼球的引力,走进了西厢,里面供奉的中间是送子观音菩萨,左侧是财神爷菩萨,右边是文昌菩萨。都是民间崇拜的佛教神祗,心诚则灵,有求必应。愿城隍古寺香浓火旺,永传千古,源远流长。
睛滩八景之首——直台古槐
退出西厢,走过大雄宝殿天井,出来天王殿大门。左侧相邻的是迎神堂大门。不远便是冠如华盖,枝叶扶疏的直台古槐。直台古槐,古槐不古,论树龄正是青春年少之时。“蓬蓬萃叶美如玉,勃勃劲枝坚比钢”。用这两句名诗来形容这棵直台古槐,是在恰当不过了。在古槐右侧立有“直台古槐”碑文。
相传三国鲁肃去荆(州)返金(陵,后改为建业,今南京)路过此地,看见这块平地而起的土直台,便下马,鞭插直台,马系鞭上,绕直台观看一周,然后解绳上马而去。行有一里之程,刚过界牌,马停蹄不前。鲁肃准备扬鞭跃马,方知鞭未拿,返回取之。等赶到原地,发现马鞭已经变成一棵小槐树。鲁萧曰:“此地有神脉,真宝地也”。此时,鲁肃抽出随身宝剑,在树上削了一根小枝条,跃马扬鞭急驰而去。枝条鞭赋马上,此时的骏马特别神气,飞奔兼程,速回金陵。
流传的直台古槐,由此得名。在干驿古镇史书上列入《睛滩八景》之首。是天门东乡一颗耀眼明珠。历经二千多年,其名永存。
直台之地,历史变迁,形势发展;办校搬迁,推台平土,早已是庙拆树毁。当地乡民感到十分惋惜,为保留这一名胜古景,于2006年正月13日,在此地新栽植一棵目前所见的槐树,以传后世。愿这棵新槐茁壮成长,万古长青。这正是古井圣水拨神韵,直台古槐弄清风。

城隍古寺整个建筑群虽没有那样气势非凡,更没有高崇巍峨的外观。但整个建筑群艺术设计也可算文雅精巧,结构紧凑,布局合理,情景交融。
可以说,直台古槐因城隍古寺而禅韵横生,城隍古寺又因直台古槐而香火鼎盛。直台古槐与城隍古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遂得已流传千古。
正如直台古槐碑文所曰:
城隍古寺香浓火旺佛光照四方 ,
圣地新槐枝繁叶茂神树传八景。
用作我们此行最后的结语吧!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