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米长的“秃鹰”,安第斯山脉常见的猛禽,也是纳斯卡所有地画中,唯一一种可在当地见到的动物,其余的动物基本都来自于遥远亚马逊雨林和大海深处,这也是纳斯卡地画一个令人费解的谜团。



“鹦鹉”是所有动物图案中最抽象,极具现代感的一幅作品。



当年修筑泛美公路时,人们尚且对地画一无所知,公路横穿地画区,很多地画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殊为可惜,但与此同时,也给了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对比地画的可能。

188米长的“蜥蜴”,惨遭泛美公路截断,重现了蜥蜴断尾重生的现实版。

而“蜥蜴”旁的“树”和“双手”,则幸运地躲过了一劫,基本保持完好。

路边的瞭望塔,可以登高观看附近三处地画,为无法乘坐飞机的游客提供另一种体验方式。


参照公路上的货柜车(看不清汽车的,可将图片放大),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体会一下地画的规模和气势。




最后两幅地画(橘色框内),并排而立,长度相仿,却是让我们更加困惑难解的两幅作品。

右下是一幅长300米的巨幅鸟类作品,但在我们的飞行图中却标识不明,经多方查询,有两种说法,一说为“苍鹭(Heron Bird)”,一说为“火烈鸟(Flamingo)”。



另外一幅作品则更为诡异,画面像极了两个人在操控一座天文望远镜之类的仪器,观测遥远的太空,更为奇怪的是对于这幅巨型画作,任何飞行图都只字未提,网络上也查询不到任何资讯,为何?殊为不解。



迄今为止,人们仅知道,纳斯卡地画大约创作于公元一世纪左右,纳斯卡先民通过把地面黑色火山瓦砾移除,露出地表浅褐色土壤而成。当地无风少雨,人迹罕至,所以这些巨幅地画历经两千年风霜依旧清晰可辨。



而除此之外,纳斯卡地画未解谜团之多,在所有古文明之中,首屈一指。两年多年的先人,出于何种目的,如何构思,又是怎样在高低起伏,沟壑纵横的地形上,创作出这些千变万化,只能在高空俯瞰才能显现的图案?而这些图案又是如何流逝在历史长河中两千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