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邓小平询问张锡瑗遗骨下落:她比照片更漂亮,是少有的好看
在上海徐汇区,有这样一座始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烈士陵园,因为临近古老的寺庙龙华寺,所以人们为它取名“龙华烈士陵园”。
它不只是纪念瞻仰革命烈士的陵园,也是一座集旅游、文化和园林名胜为一体的新颖陵园,素有“上海雨花台”的美名。
走入烈士陵园大门,迎面所见即是一条笔直平坦的石板路,两旁栽种郁郁森森的松柏树,浓到近乎黑色的深绿为这座陵园带来一股肃穆庄严的气息。
沿着路,继续往前走,慢慢便能看见伫立在石板道尽头的纪念碑,它乃陵园中心,左右各自耸立不同主题的大型雕塑。
绕过纪念碑,顺着台阶上行,不一会儿,就能看到一座庄重建筑物,它便是龙华烈士纪念馆。
一排排展柜,一张张古旧照片,一件件陈旧物品,都和烈士相关,都在默默讲述那个充满危险、又充满希望的革命年代。
而在所有烈士遗物中,有一样陈列物稍显特别,它是一条羊毛编织。四色组成的披巾,色彩未因时间流逝而消退,仍旧崭新得仿佛不是90余年前的旧物。
细看之下,又能在披巾的某处发现一个清楚的商标图案,显示这条披巾为上海一个名叫“祥泰”的织造厂生产,工厂的LOGO特别喜庆,是一头寓意“吉祥如意”的大象,和厂名十分符合。
那么,为何要说这条披巾稍显特别呢?
原因有二:
其一,这条90年前非常流行的时尚披巾是它的主人唯一留在纪念馆的遗物;
其二,披巾的主人名叫张锡瑗,牺牲时年仅23岁,她的丈夫便是中国人人皆知的邓小平同志。
01、相知相许的艰难岁月:他和她相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曾携手相伴闯过许多险境
1920年,因张镜海迁居保定,年幼的张锡瑗和妹妹张锡瑞一起转入保定省隶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学习。读书期间,张锡瑗和张锡瑞接触到革命思想,积极参加学潮运动,逐渐成为当中骨干分子。
5年后,经王若飞夫人介绍,张锡瑗和张锡瑞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员。同年,张锡瑗辞别父母,回到北京,结识李大钊等中共早期领导人。
那时的北京,正处于政治环境较为轻松的阶段,国共首次合作达成共识,中共成员的工作空间比较宽广。张锡瑗在中央指示下,加入国民会议促成会,积极四处奔走,为革命事业付出属于她的力量。
她的出色表现很快被上级注意到,同年,张锡瑗如愿转为中共党员。
之后,张锡瑗听从中共领导安排,与张锡瑞一起远赴苏联深造。她们从广州出发,横跨9000余公里的西伯利亚铁路,历时两周才顺利抵达莫斯科。
张锡瑗非常珍惜此次学习机会,不仅深入了解马克思列宁思想,而且主动思考、研究中国革命问题,并在读书期间,结识许多志同道合的同学,其中之一即是年轻的邓小平。
那个时候,张锡瑗的俄文名叫“多加多娃”,学号为23,长相漂亮,性格开朗温和,一下子便吸引了邓小平,再加上两人拥有一样的革命信念、一样的奋斗目标,是以两颗年轻相似的心,在一次次接触后,越来越贴近。不过,他们并未发展成恋人,而是始终保持志同道合的伙伴关系。
不久,邓小平为革命,提前折返华夏,与张锡瑗分离。
1927年,邓小平调任武汉中共中央,出任秘书一职,主要负责中央文件、机要纪录等。期间,为适应工作需求,他更名“邓小平”。
随后,国共合作破裂,邓小平作为中央秘书,出席“八七会议”,重遇张锡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