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农在菱塘采收菱角。胡立琼 供图
如今,胜山镇通过抓规范生产、强基础设施、促产业融合等综合举措,搞种植、做旅游,拉长产业链,将红菱基地打造成为集观光旅游、田园采摘、农事体验于一体的新晋农旅休闲网红打卡地,累计吸引游客达8万余人次,蹚出了乡村家兴村富新景象。


下蔡岙村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出产的“蔡峰米”颗粒饱满、色泽光洁、口感香甜,备受省内外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该村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村里不少土地出现了抛荒现象。
“田地长久抛荒会影响水源地生态,而此前村民们种水稻一直都是分散种植,没有规模化种植的能力与精力。”下蔡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毛增岳说。
转机出现在今年5月。沙溪镇强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浙江钦寸水库有限公司、下蔡岙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签订《“钦寸源”保护合作协议》,开展“国企+村集体+农户”产业化发展,成立了共富专班。通过流转下蔡岙村抛荒和非粮化基本农田,开展土地生态修复和有机农业生产,种植优质“蔡峰米”,实现水源地生态保护和增收致富双赢。

图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据悉,这场“共富行动”既为村民带来了租金收入,也为10多名低收入农户带来了家门口就业的便利,低收入农户人均增收8000元左右,项目预计能为村集体增加经营性收入30万元。

沉甸甸的丰收
写在中华大地上
映在乡亲们心里
晒出浓浓丰收味
亦是晒出对幸福生活和未来的憧憬
这种充满烟火气的人间美好
也吸引了游客们前来欣赏拍照
游客吴桦燕说:“这里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我感受到了与大城市快节奏生活完全不一样的舒适惬意感,这种田园生活令人非常向往,忍不住多拍几张照片。”

八卦田吸引了不少向往田园生活的“尘世人”。图源:诗画浙江文旅资讯
“五谷蕃熟,穰穰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