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沙尘笼罩下,一声轰鸣的火车开动声,正式开启六日的南疆之旅。
在疆将满一年, 却一直未有机会,去看看和田之外的城市与绿洲。暑假,趁着机会与几个好友,想着溜出和田,瞅瞅异样的风景与特色。也恰逢搭档在走时,邀请我古尔邦节到她家做客。
于是我们定在7月10日(古尔邦节第一天)出发,进行南疆之旅,第一站是泽普县。
坐火车从和田出发,沿着环沙漠铁路,往西边的喀什方向驶向而去,经过墨玉、昆玉、皮山、叶城,便至泽普县。坐在车上,初时老实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后发现车厢内人少,便捕捉到车厢尾部,一个人少靠窗的位置,坐下,静静的看着铁路两旁不断变化的景色。
绿油油的稻田、灰蒙的树木、错落有致的房屋、一望无际的荒漠......惊叹着无数生命在沙漠中生长的不易与韧性,也想着当年建造铁路和开辟绿洲人们的艰苦卓绝,内心由衷的敬佩着。
突然一个疑问冒出来:铁路沿线为何看不到一排排的电线桩?后面一查便知道了。火车机车可分为三种,第一种蒸汽机车,第一代火车便是,动力来源是烧煤产生的水蒸气。第二种内燃机车,跟汽车一样,动力来源是烧柴油。第三种电气机车,动力来源是电力。明显我们所坐的是内燃机车,无需通过电桩来提供能量,靠烧柴油产生的能量驱动。而内地多数火车是电气机车,因此经常能看到一路的电桩。
列车在沙漠和绿洲中不断穿梭,映入眼中的也是变化多样的景色。驶入喀什的叶城后,透过车窗看出去的房屋与和田有着个区别,即和田房屋多为平顶,火车上看出去的喀什房屋屋顶上有个明显粉红色的尖顶,有一定的坡度。
后面到搭档家,发现他们家附近房子也多为尖顶。搭档说的是政府要求建的那个顶,我猜测多半是喀什的雨水比和田多,房顶有坡度易于排水。

火车慢慢驶入泽普站,零稀的几个人同我们一同下了车,日常行程核查,扫码后,走出火车站。四望,周围除了还是树,这一般意味着火车位置的偏僻。
搭了个出租车,前往住的酒店。目光透过车窗投射到周围,路边的树木和零散的建筑,在我心里激起了点波澜。此刻,泽普的天有点灰蒙蒙,但不至于像和田那样黄沙满空。
小憩一会儿,便想着下午做客的安排。下午四点离开酒店,走向大街。大道两旁一棵棵高大而密的法桐树,挡住正午正烈的阳光。回想在酒店打开窗户,往远处一看,一片清幽的树林中偶冒出建筑。
在大道上走着,已然感受不到日光的炽烈。买完东西,停在路口的大哈共享电动车吸引了我们的身影,找俩车扫码一骑,快乐来了,三人三车骑着去了我搭档家所在的村里,那里正好是最西边的禁停区域。

法桐大街的大法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