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抱着“来都来了”的心态继续坚持,坨本坨就和下山路上开满粉色杏花的无人山谷无缘了。
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她用脚步丈量了北京郊区60多条路线。
![](http://imgq8.q578.com/ef/1111/9c8e75d64b1d44ce.jpg)
2021年9月,中秋节,坨本坨组织大家去河北张家口玉石梁徒步。来源:小红书@坨本坨
同样没有停下脚步的是鹿鹿子野。在稻城亚丁借着烛光吸氧后,她选择了继续上路。
在深圳的两年,鹿鹿每天早晨6点起来跑步,45分钟后,洗澡、吃早餐、上班。她以跑步、跳绳、游泳来训练自己的体能。
2015年,鹿鹿在深圳参加百公里的城市徒步。5万人一起出发,从深圳湾一直走到大鹏广场。下午6点开始,以十多个人为一个小队,他们要穿过梧桐山,第二天抵达大梅沙。
“一大群人晚上轧马路,连车子都开不动的那种。”
6个小时后,鹿鹿这一队开始不断有人退出了徒步序列,有人脚底已经起了泡。一整个通宵后,第二天下午4点,鹿鹿子野这一队的人只剩她一个,此时,她已经完成了85公里。
最后的15公里,鹿鹿搭乘公交车完成,但她没有遗憾,因为,徒步不是和谁比赛。
“行摄匆匆”抱持着同样的理念。他今年60岁了,真名叫马俊,圈里都乐意叫他匆哥,作为中国徒步圈的资深驴友,有着近20年的徒步历史,足迹遍布中国西藏、中国新疆、坦桑尼亚、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地,完成了全世界最高的14座8千米的雪山大本营。从2006年第一次当领队带人徒步贡嘎雪山,16年过去了,热爱没有减少,而且成为了一个事业。
马俊曾经是一个数学老师,后来也当过公务员,他对自己的评价是有激情但又很理智。“我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
2014年他创办了《徒步中国》做户外知识传播。目前,他的团队进行了100多场直播,每场两个小时,内容涵盖徒步路线、户外装备和安全注意事项,并且每期都可以回看。
马俊说,他对徒步的理解,并不是要找无人区、野山去冒险,而是专注于安全的、经典的、成熟的路线。
“我们不是去比赛,我把徒步定义为徒步旅行。”
大神级的人物同样也在小红书,只是与轻徒步分享的玩家不同,简单的路线和攻略不是他的重点输出内容,但他说这里没有鄙视连,“我们是欢迎小白的,只要他对户外对感兴趣,他跟着我们来,他进步会很快,他不会永远是小白。”
无论是轻量玩家还是硬核玩家,他们在小红书上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希望吸引更多的人到户外,安全地、专注地、沉浸地,把脚步交给自然,好好陪自己走一段路。
![](http://imgq8.q578.com/ef/1111/3d7782c733c5cbfb.jpg)
走了多久?一座山,两条河,三个太阳。图片来源:小红书@麻辣坚坚
生活方式的改变
徒步带来的变化是多方面的,一个共性是,购物欲降低了,生活变得朴素。
国产收音机X,180厘米的身高,体重60公斤,一个瘦削的搞笑博主。从前他的周末是找一家精致的咖啡馆,穿着韩系ins风的衣服,花上大半天时间,摆出不同姿势,收获几张美照。
这样的状态在接触徒步后也偶尔有,但是不再像从前那样“浪费太多时间”。也很少去买以前喜欢的漂亮衣服,现在穿个运动衣或者速干衣就行。
出去徒步,他会穿上专业的冲锋衣,那一身他曾经认为是“中年男人形式主义”的衣服,后来也穿在他的身上。
![](http://imgq8.q578.com/ef/1111/e556c1b188b0d783.jpg)
2022年6月,国产收音机X在云南雨崩。图片来源:小红书@国产收音机X
这一年发生了什么?
4月,惠州的无人海岛,朋友们去冲浪,他独自一人去徒步,绕着海岛走了一个小环线,大概12公里。路上几乎遇不到人,走到很窄的地方时,往下看,海浪猛烈拍打着礁石,“其实说起来是有点可怕,但当时我特别开心,就觉得哇我居然一个人在这种地方。”
5月,阿里地区的冈仁波齐,他从拉萨坐了26个小时的车,这是他坐过最颠簸的车,他把颠簸的程度形容为“汪峰老师让我们一起摇摆”。在山下的酒店放下行李后,一个人开始走向冈仁波齐。在视频里他拍下来自己和影子的镜头,这就是他唯一的队友,高原上的土拔鼠轻巧地在小石头间奔跑,一个蓝色的铁皮油桶就是“云下垃圾桶”。
原本他计划要走两天,在山上住一天,结果看着晚上9点半还没完全天黑,他决定继续上路,路上没有遇到任何一个夜行的人,他一个人戴着头灯,完全专注在自己的脚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