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力主授予陈毅元帅军衔的说法值得商榷
中共最高层不可能决定从11位元帅人选中拿掉两人的,不必那么大的调整。
元帅留10人,这是中共中央最高层事先商定好了的事情,1955年9月9日、9月1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两次召开会议,应该是宣布对元帅人选进行调整的决定,不是讨论。
当然,在宣布时要说原因的话,一是邓小平主动让帅,二是邓小平工作重点在中共中央。
中共最高层的决定会让一些人产生不理解,包括陈毅工作重点在国务院为什么授衔等等,都会反映出来,部分意见会给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杨尚昆把一些意见电话报告周恩来。所以就有了周恩来总理主张授陈毅元帅军衔的那番话。周恩来是代表中共最高层对一些人的不同意见做说服和解释工作,周恩来的意见是中共最高层研究后的决定,不是个人意见,或者说周恩来是为了维护中共最高层的决定说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有人说刘少奇不同意授陈毅元帅军衔,是为了让位给粟裕,这种可能太小了,因为粟裕不是中共中央军委委员,让一位不是军委委员的人当元帅,就等于把时下元帅的标准改了,那是太大的调整了,对内对外都没有办法解释,刘少奇身居高位,这些原则当然不会主张破坏的。如果陈毅不授元帅军衔,开国元帅也只能是9人,不会再加另外一人的。

如果周恩来与中共中央书记处其他领导有不同意见或者说是分歧,以他的睿智,他不会、也不应该让杨尚昆转达,那等于把不同意见公开给下属,让下属去传话,是不理智的做法;周恩来最好的办法是个别私下交换意见。

推断结论:中共高领导层根本没有陈毅授与不授元帅军衔之争,所谓的争论,只是后人根据一些资料误传的结果。
(图片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