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深圳在道路建设方面可真是下了不少功夫,虽然挖挖填填经常被人诟病,但是确实也有让人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的亮眼成绩,因需建设了不少特色道路,例如坪山专治“神兽”的斑马线、宝安会发光带震动的非机动车道、罗湖设在高架桥上的非机动车道……
这次坪山管理局在坪山中山小学、中山中学开展“学道”试点工程,打造高颜值且人性化的彩虹道路,强势吸了一波睛。
这次的亮点是采用了湛蓝色为主色调铺设彩色透水混凝土在学校门口增设慢行道,并配以彩色标线和地面彩色logo,凸显儿童友好特色,安全、舒适又有趣。
同时,通过设置风雨连廊连接学校大门与公交站、停车等候区等学生主要集散点,建立起公共交通、步行和骑行的绿色网络体系,改善学生和家长的等候环境,提高出行安全指数。
话不多说,立刻来看看改造前后的对比。
首先体验坪山中山小学附近人行道的效果,改造前是普普通通的人行道,改造后增加彩色人行道和风雨连廊。
彩虹般的道路,小孩子走在上面觉得格外有趣,视觉上不会觉得无聊。
增设风雨连廊,在上下学的时候可以让等候孩子的家长或等候家长的孩子有地方躲雨或遮阳,如此一来便不怕日晒雨淋,更加人性化。
再来看看坪山中山中学附近人行道的效果,放眼望去有别于改造前的中规中矩,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蓝黄绿相间,可以想象孩子们行走其中的快乐。不过可惜的是,该中学仅修了彩虹路,没有建风雨连廊。
最后,来瞧瞧坪山实验学校,它不同于前面两所学校,不设彩虹路,目前只是增加风雨连廊,即使如此也让不少家长学生觉得方便不少,毕竟深圳的天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一会晴天暴晒,一会雷鸣闪电大雨连绵,在上下学等候时有个地方遮风挡雨实在太好了。
对于这次的道路改造,学校的家长孩子们都颇为满意,纷纷点赞。与此同时,其他区的市民表示极其羡慕,问什么时候可以安排到自己所在区域。
据了解,接下来将在坑梓中心小学开展“学道”工程和风雨连廊建设,同时还将通过对道路交叉口精细化设计,增加自行车过街标线、增设发光道钉等,继续完善辖区学校周边道路设施,为上学的孩子们保驾护航,进一步落实儿童友好城区建设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