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农业产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转换,从前,去超市、菜市场购买蔬果,追求的是“能吃就行”,如今不同了,大家都认为“吃好”才是关键。
在这一消费观念衍生而出后,农业市场也有过短期的躁动,许多高端的农产品品牌赶在了这一红利期,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不仅赚的盆满钵满,还保持着一定的热度。
但没赶上潮流的新农人们,连蛋糕的最后一口都不一定分得到,只能默默耕耘,想要靠着提升产品质量,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殊不知,他们种的农产品固然很好,但却销量差,甚至烂在地里。
为何?有两大原因,第一是他们秉着农民的传统观念,一味地扎根在种植领域,对市场行情不了解;第二是农业成本不减反增,种养难做,忙活了一年,不敢把价格卖高,一旦卖高,就没人购买,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在国家大力发展农业,数字农业还没有成为行业主要推动力时,农业想要增产,靠的是化肥和农药,依靠化学来保证生产,让土地保持肥力,让农作物能够不被虫害所累。
这样的化学方法成效显著,可无异于是釜底抽薪,给土地带来的伤害是不可逆转的。
等到农业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对农作物的要求变高时,原有的土地已无法承载种植高质量农作物,大家利用生物化肥种植,耗尽心力,但是消费者不买单,仍然心有余悸,害怕农作物喷洒了大量农药,吃了对身体不好。
在这一背景前提下,市场就成了劣币驱逐良币,典型的格雷欣现象。
一些新农人继承老农人的衣钵,想要在农业领域拼搏,心中规划了宏伟的愿景,认为只要种植时按照消费者的想法去种植,尽可能地不用到化肥和农药,就可以打着高端农产品的旗号,卖出高价。
可事实是,高质量与高价对等,人们想吃好,却又考虑性价比,不掏钱买单,品质更差的农产品,反而卖得更好。
高价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园区种养难做,各类成本与日俱增。
在人工成本及土地流转费久居不下的环境里,包很多地,圈很大的园区,但模式和散户没什么区别,导致成本高,利润极低,运营的风险大幅上涨,如此,种植农产品的价格也会水涨船高,无法降下去。
在中国,农民的思想依旧停留在“我只是个种地的”,而农民实际上不仅要掌握农产品种植,还要了解市场行情,根据市场的整体需求,而不是消费群体的需求去种植。
消费群体是分层的,但是市场是不可分割的。
如果想要改变农产品质量高却卖不好的窘境,唯一的出路就是农民自救。
农民转换思维,借助数字农业等农业龙头企业的力,不再傻乎乎地去靠经验种地的时候,节约不必要的支出,那么,高质量农产品的春天,也快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