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
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
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
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
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汇贯通。
清代文学家朱彝尊在他的《云冈石窟记》中说:“
云冈之寺有十,建自拓跋氏。
今之存者特其一耳。
石佛大者,高七十余尺,小至径尺。
斩山为窟数十,凿佛数千躯,架以飞阁。
凡客大同者,必游。”
这是北魏,来自大兴安岭的鲜卑人建立的政权和创造的文化。
150年历史不长,
但北魏对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