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四个小时的奔袭,来到了最为险要的“一线天”。接近75度的斜角陡坡,让众多游客望而却步,恰巧我们经过时,浑身是胆的小女孩拉着她奶奶踱步下移,那愉快而清脆的笑声温暖着整个山谷。我们跟随其后,感受着惊险的一线天,走下来后,回首看去,隐约还能感受那锈迹斑斑的铁链的寒冷。

一刻钟后我们结束了短暂的行程,在庄外进食修整了片刻,准备探寻海岸的日落。歇息时我们向老板娘打听了日落时间,正好在晚上七点左右,扫视了一下时间还有半个多小时,拉着同伴继续赶往西海岸观赏日落,半小时赶往,一切都是刚刚好,恰巧日落西山,此时山岗上站满了人群,向西多行了几百米,依着围栏开始静静地享受余晖洒满整个身体,用力吸吮山间清凉的新鲜空气,放下躁动暗暗地听山间的蝉声与鸟雀归巢的喧嚣。这一天随着余晖散尽,迈着疲惫的步伐下山而结束。

02 晨起看日出,寻味三清宫
凌晨四点拖着疲惫的身体,用力挣脱睡意的恶魔,开始独自登山去看日出,顺便利用这闲余之时寻味三清宫。
登山时,我选择了一条崎岖蜿蜒的捷径,放弃了那条平摊的小道。这一路曲曲折折,险象环生,伴随着灰蒙蒙清晨,空无一人,难免有些畏惧。我依然抵着上山途中的大风与凉爽,行走在这条无人问津的小道上,上行几百米,早霞开始映红遥远天际边的云彩。5点整我已与日出打了个照面,依靠在栈道的巨石旁,仰着欣赏着美丽的日出。

起初在那远远的天际还是一道透过云纱的红线,渐渐地开始吐露出他那美丽的容颜,金黄璀璨,挂在遥远的云雾上,犹如仙女入凡尘。再配合着巨蟒出山的雄壮,把这个清晨衬托得格外神采盎然。

顺着阳光海岸继续前行,这一路与晨起下山的旅友相面而去,与觅食的松鼠共享事物,与相思雀默契对答,与单行的苏州友人共赴三清宫。
逐渐深入我们可以隐约感受得到山间道家文化的自然魅力。路过九天应元府(九天应元府位于三清福地正南方“离"位,为一座雷神庙。为什么把雷神庙称为“九天应元府”呢?因为这座庙中供奉的神仙名叫“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据说这位天尊是道教始祖元始天尊的第九个儿子,掌管着九宵三十六层天的雷神雷将,还握有天上人间的生杀大权。古人把雷叫天鼓,雷神叫雷公。道教更进一步发挥说:“雷霆可代天言,主天之灾祸,司生司杀”。您看,这位雷神爷的权力有多大,简直道法无边。神重负松)【资料来源于介绍】感受着浓浓的道家天地人和之思想。
顺势到达我此行的目的地——三清宫,三清宫景区位于三清山的北部,是三清山人文景观的集萃地,也是道教古建筑群的“露天博物馆”,上至“九天应之府”下至“风门”平均海拔约1530米,景区有1600多年的道教历史,源远流长,共有观、殿、府、坊、泉、池、桥墓、台、塔等230多处古建筑及文物。这些古建筑及文物依据先天八卦图式”精巧布局,是研究我国道教古建筑设计布局的宝地。到达此处一堆废墟都不见,只有平整的遗迹与一座摇摇欲坠的道观正室,瓦砾上长满了杂草,东北口味的道长在兜售着各种香火,从她眼里看不到半点虔诚。驻留片刻也便没有再深入去探看,匆匆略过这片饱经历史沧桑的地方,心里难免的失落,也只能寄予着山水间,就如那千年之久的沟渠般承载的年复一年的雨水山洪,依旧保持完整的功能,或许这就是道,自在人心,也在山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