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与植物之间的“恩恩怨怨”它们既是朋友,也是敌人
在大自然中几乎一切的事物都是紧密相关的,就拿昆虫和植物来说。一般情况下,我们几乎都会认为昆虫会对植物造成伤害而植物无法伤害昆虫,因为大多数昆虫会吃掉植物,对于植物而言它们几乎没有什么反击的余地。
事实上,你想得很简单!植物和昆虫之间的“爱与杀”关系是一出罕见的戏!让我们来看看植物和昆虫之间的怨恨。
以植物为“口粮”的昆虫是植物的敌人吗?
我们经常听说有益的昆虫和害虫。事实上,昆虫本身没有所谓的好处或坏处。它们的食性决定了人类是否将它们视为有益昆虫或害虫。吃植物的昆虫大多数会被人类归类为“害虫”类,尤其是在田地里、蔬果园和城市的一些公园中,如果不及时控制,这些昆虫可能对植物造成破坏性损害。在大自然的状态下,植物昆虫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且不可分割。植物是昆虫的“公寓”,既可以“住宿”也可以“吃饭”。当然昆虫也不白白地完全享受这种福利,但也为植物授粉和传播种子。
即使是以植物为食的食草动物也不会对植物完全有害。在自然状态下,昆虫以植物为食,有时为植物提供积极和积极的调节。昆虫取食相当于生物修剪器,它可以刺激植物的补偿效应,加快其他新的叶细胞的分裂,即可以增强光合作用,增加体积,也可以减少能量的输出避免浪费,以便帮助植物能够更好地长大。
当然,以上的和谐是建立在少数昆虫的基础上的。比如说,一旦昆虫的数量超过一定的数量,过多的昆虫就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昆虫和植物的竞争中,植物不能行走或移动。他们处于弱势。他们必须尽最大努力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来预防自己。
多管齐下:植物的自我保护
有很多植物的表皮长满了“毛发”,它不仅仅是植物的附属物,同时,这些“毛发”也是植物的最后一道“防线”有两种非腺毛和腺毛。非腺毛就像竖立在植物表皮上的一堵墙。高度、长度和密度的变化使昆虫更不容易接近和移动。有时昆虫被困在它们的头发里,有时它们不得不吃它们的头发来吃植物的表皮。毛发不易消化,这增加了昆虫的死亡率。
腺毛有腺体,可以分泌次级代谢物并影响昆虫的消化或粘附。最典型的例子是茅草灰。叶子上腺毛分泌的黏液像水滴一样明亮。一旦昆虫进入,腺毛会敏感地感觉到它。黏液粘在昆虫身上后,它开始向后滚动并向下压,将昆虫困在里面。然后,腺毛分泌消化酶,将昆虫消化为自己的食物。
植物叶片的蜡也是植物自我保护的媒介。植食性昆虫会被波长约550nm的黄绿光吸引。叶子表面的蜡会影响光线的反射,当有光线时会使叶子变白,这会干扰昆虫的判断,影响它们的取食。此外,叶子表面的蜡还含有一些昆虫不喜欢的化学成分。例如,大麦表面的蜡越多,抗蚜虫的能力就越强。
植物有一个响亮的外号那就是“沉默的化学家”。植物除了会“物理防御”以外,在某些时候,有些植物还会释放一种类似于昆虫蜕皮激素的产物,这种激素能使这些喜欢吃它们的昆虫提前蜕皮,以最快的速度羽化为成虫,从而不在不再进食;植物有些时候也会释放其他激素——保幼激素,这种激素会使昆虫不能羽化,然后就造成了昆虫无法繁殖交配,不能产生更多后代。当然,这些都不是植物可以一夜之间练习的技能。它们是经过很长时间演变而来的方式。
你认为它在这里?然而,昆虫不会放弃。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尺”,昆虫也会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以防植物进化出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