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绒山羊被誉为“国宝”是中国重点畜禽遗传保护资源
天气逐渐寒冷,东北人都套上了厚厚的棉袄和羊绒衫,说到羊绒,就不得不说在咱们辽宁盖州步云山地区的辽宁绒山羊,属绒肉兼用型品种,是中国绒山羊品种中产绒量最高的优良品种。具有产绒量高,绒纤维长,粗细度适中,体形壮大,适应性强,遗传性能稳定、改良低产山羊效果显著等特点,其产绒量居全国之首,被誉为“国宝”,是中国重点畜禽遗传保护资源。

辽宁绒山羊种用价值极高,尤其对内蒙绒山羊新品系的形成贡献卓著,属绒肉兼用型品种。其实辽宁东部地区农民饲养山羊历史悠久。在沈阳新乐遗址,发现辽沈大地在7000年前就已经有猪、羊饲养。辽宁绒山羊是在辽东地区优越的生态条件下,经过民间长期自群选育形成的地方品种。

1955年11月,绒山羊首先在盖县被官方发现。辽宁省农业厅组织全省开展畜禽品种资源调查时,被专家们认定为优良地方品种,时称盖县绒山羊。196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科学研究所傅寅生到辽宁考察时,到盖县丁屯村进行现场测试,母羊产绒400克,认为如此高产绒量白色山羊世界少见,堪称“国宝”。

辽宁绒山羊长期以来被各大绒山羊产区引入,广泛用于育种和改良,被育种专家誉为“中国绒山羊之父”。在中国《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中列需要保护的羊类首位,是中国政府明令禁止出境的极少数畜禽品种之一。

辽宁绒山羊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强、遗传稳定、绒质好、产绒量高等特点。辽宁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和饲养方式、人文历史等因素的长期作用,培育了辽宁绒山羊这一独特的品种,也使这一品种具有区别于其他绒山羊品种的优良特性。因此,辽宁地区成为保持辽宁绒山羊种质特性和其它特点的最适宜地区。

羊绒之所以十分珍贵,不仅由于产量稀少(仅占世界动物纤维总产量的0.2%),更重要的是其优良的品质和特性,交易中以克论价,是被人们认为是“纤维宝石”、“纤维皇后”。是人类能够利用的所有纺织原料都无法比拟的,因而又被称为“软黄金”。世界上约70%的羊绒产自中国,其质量上也优于其它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