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四川
01「四偷」
四川元宵节有“四偷”的习俗:“一偷汤圆二偷青,三偷檐灯四偷红。”除了偷青是为了强身外,其馀皆为求子的习俗。其中“偷青”不是悄悄地偷,是大张旗鼓地偷,用方言说来更为生动,就是“扯旗放炮地偷”,唯恐主人不知道。主要就是为了好彩头。
02「对骂」
开县有“对骂”的习俗,这一天真就听取“骂”声一片。元宵节时人们搬板凳到户外去,将平日之怨气,尽皆骂出,被骂之人不得回骂。在元宵节时借对骂开玩笑,也是人们寻求刺激,追求精神愉悦的一种方式。
05 安徽
01「打秋千」
三阳村每年都会举办“打秋千”,热热闹闹庆祝元宵节。4位秋千姑坐在可以转动的秋千架上,绕着三阳村走一圈,每到一个人口集中的地方,秋千姑们还要坐在秋千架上,边荡边唱,唱腔动作韵味十足,极具观赏价值,堪称古徽州民间艺术中的“活化石”。
推荐地点:安徽歙县三阳镇
02「撂火把」
凤阳的正月十五晚上还有一件快乐的事就是撂火把。撂火把是一种青少年集体活动,寓意祭月祈福。
02
特色美食
01「元宵or汤圆」
北方元宵节吃的圆子,叫做“元宵”,多为甜馅,有豆沙、黑芝麻、山楂、巧克力等,其在制作上要比汤圆繁琐一些,首先需将事先和好、凝固的馅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再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上一层面,之后再过水,继续放回笸箩内“滚”,这么反复“滚”上几次,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一个小圆球,方才大功告成,这样制出来的元宵,表面是干的。
南方元宵节吃的圆子,叫做“汤圆”,汤圆的做法有点儿像包饺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跟做饺子时和面一样),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圆。
02「咸丸」
一个具有东莞特色的元宵节,一定少不了一碗咸汤圆。在东莞,这碗咸汤圆俗称咸丸。东莞的咸丸与北方的汤圆不一样,没有馅料且做法相对简单,在家自制很方便。买回糯米粉,根据喜好搓成一粒粒。然后在汤里放入佐料:大白菜、腊肠、鱿鱼、香菇等,最后再把汤圆倒进汤中,滚至汤圆浮起调好味即可上锅。
03「油团」
在广西的上林、靖西等地还有吃油团(有的地方也称“煎堆”“油堆”)的习俗。食物有别,寓意却一样。这两种食物都为小圆球形,表示团圆。
04「枣糕」
豫西一带的人过元宵节喜欢吃枣糕,带有吉祥如意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