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哄睡,我顺手翻了下相册,突然发现这一年里,两个娃居然长大了这么多。孩子就是这样,每天都在身边,可是一回望,才知道他们的变化。
2019.3
2019.12
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在看起来寻常的每一天里,有了不一样的成长。
2019年岁末,安静的深夜,回忆于我而言,有些不可思议的35岁。
这一年里,我辞职,写公号,做课,过着和过去无甚区别,而又截然不同的生活。依旧是工作和带娃,但方向和重心都有了莫大的改变。我得以有相对自由的时间,带着两个孩子,在新西兰和美国居住了半年。
每天送先先上课后,我就泡在社区图书馆里,读书,码字,做课。放学接了他再马不停蹄的去课后班或是图书馆和户外游乐场和后后一起玩。我无数次的看着他们在蓝天草地奔跑,设想着:是不是要留下来?
在一次次看到国际化教育的同时,我也不停思索着,应该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和国内实际大环境结合,在普遍标化教育和培优环境下,尽量对我的孩子们做到“因材施教”。
新西兰教育给我的最大启示是:用12年的时间,帮助孩子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和愿意奋斗的方向。
就如同我自己。工作十余年,曾以为会在自己我擅长并热爱的媒体公关行业一直做下去。然而随着孩子的一天天成长,我才发现,人生有太多的未知,很多时候来不及准备,也不会按照计划。中年瓶颈不可避免,我们每个人都在迷茫和踌躇中探索。我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不断尝试,终于被一步步推着,走向属于自己的方向。
而对于孩子,我能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找到所爱所长,并给与坚定支持。我希望他们爱运动爱阅读,愿意思考探索,成为一个包容积极的问题解决者。
整个2019年,先先换了好几个环境。在新西兰的头几天,我一直很担心。尽管对教室环境他适应的不错,但第一次体能课后班的时候,我几乎玻璃心的要落泪。
酷爱运动的他,对这个课盼了好几天,但开始上的时候,才发现和北京有秩序感的体能课完全不一样。这里更强调游戏,每个孩子都在奔跑,追抢,一切节奏都超快。原本就慢热的他,作为最瘦小最新的那一个,在老师陌生的口音,和飞快的语速里,摸不着头脑。
新西兰娃们奔跑欢笑,他傻愣愣的跟着人家跑两下,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做,又停下脚步回望。我看着刚刚5岁的他,手足无措而又一次次尝试融入的样子,心疼的想立马冲过去把他搂在怀里。但我知道,这就是他在学会适应环境。即使再心疼,也只能作为旁观者。
这就像他在这个12月初,参加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决赛,站在台上略有紧张而忘词的时候一样。我在台下攥紧了手心,恨不得附身于他 ,替他把这一生会遇上的所有障碍都挡出去扛起来。而我不能,生活哪来那么多如鱼得水?谁又不是在跌倒中前行呢?
9月份回国,先先开始上学前班。我很担心自由惯了的他会不适应。好在老师告诉我:先先相当守规则,学习好,作业完成的很快。
但是国内公立制度对于他的影响也一点点出来。尽管老师都很喜欢他,但是他开始害怕老师,因为老师会对别的孩子严厉,让他很紧张;他时不时有厌学的情绪表现,每天会担心自己忘带东西;他不止一次跟我们说,可以不去上学吗?
我和娃爹一次次的和他沟通,也和老师沟通。有时候我也很庆幸,在正式上学前,经过这么一段幼小衔接,对于他来说实在太必要。不是学业和知识的成长,而是对于不同环境的适应,和成为小学生的心态调节。对于我和娃爹也是莫大的鞭策。
最终,新西兰的体能课,老师一次次的鼓励他,也不停有小伙伴主动带着,他越来越游刃有余,在三个月后他离开学校的时候,整个班级给他开了一场简单到只有10分钟,但是感动到让我落泪的欢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