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采购中药饮片,不仅要验收中药饮片的外观性状等质量情况,还要查对生产商、供货商留存随货清单、印章等格式,查验出厂检验报告内容,货款应当以对公帐户支付;采购不应以价格优先而应以质量优先,要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必要时要实地考察供货商的生产能力、检验能力、仓储能力等,保证购进中药饮片的质量和合法性,杜绝假劣或按假药论处的中药饮片,不给制假售假者有可乘之机。若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未依法履行法律义务,采购到假冒生产中药饮片,存在包装标签内容不完整的、或者无出厂检验报告或出厂检验报告伪造的、或者票据不全的、或者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等情形的,即认定为具有主观故意,涉嫌构成犯罪。
3
陈某伟等人
利用网络生产销售壮阳类假药案
2015年9月,依据网络巡查获得的线索,仙居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当地公安机关,在当地抓获通过低价兜售各类性保健品的杨某。现场查获多种性保健品,有的标识境外生产、有些未标注批准文号、有些标有食品或保健食品文号,经检测均含有西地那非药物成分,认定为按假药论处。仙居县局立案并移送当地公安机关,双方成立联合专案组。经深入调查,追踪溯源,专案组成功捣毁河南洛阳高某、河南洛阳杨某、井某及河北廊坊苗某的售假窝点,并最终于2016年7月在河南郑州一举捣毁了陈某伟的假药生产窝点。该案共捣毁假药生产窝点1个,售假窝点9个,现场查获相关生产设备、“精品伟哥”等250余种壮阳类假药4.3吨,涉案金额达1.08亿元,涉案12人被采取刑事措施。
案件警示
本案是典型的生产并通过网络销售按假药论处的壮阳类假药案。
西地那非俗称“伟哥”系处方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脱离医生指导的情况下服用西地那非,可能对食用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本案中的产品在非法窝点生产,含量可能极不均匀,以前查获的类似案件中,就有同一瓶中其中一粒含量230mg而另一粒仅15mg的现象,该类产品外包装多不标明产品成分,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极易过量(药品规格每片100mg或50mg)摄入,潜在危害严重。
网络社交平台是销售假药的高发载体,除了壮阳类、抗疲劳类,还有减肥类、降糖类等,标称无副作用、纯植物提取,实际含有多类别多组分药品成分,更为严重的就是添加药品含量不均匀,过量摄入后果严重。消费者不要被宣传广告轻易吸引,建议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就医购药。
4
陈某敏等人
假扮少林寺僧人销售假药案
2016年3月,三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接群众举报,该县花桥镇集市上有一批疑似假扮少林寺僧人的在销售“新少林寺十三贴”、“肾宝”、“逍遥神贴”等多种药品。三门县市场监管局商邀并联合三门县公安局追踪涉案人员,于当日中午在临海市涌泉镇抓获陈某敏、连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查获面包车1辆以及尚未出售的药品10余种,其中涉案物品中的“新少林寺十三贴”等8种产品共1500余袋,符合药品特征,但未取得药品批准文号,应按假药论处。经查,从2015年10月开始,陈某敏、连某等6人组成团伙,从河南省宝丰县赵庄乡购得“新少林寺十三贴”、“肾宝”、“逍遥神贴”等假药5000余袋后,开始在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一路沿途兜售,假扮少林寺僧人,专挑偏远乡镇,夸大疗效宣传,各自分散挨家挨户进行兜售或在集市上销售,至案发已售出近3000袋,违法所得三万多元。目前,该团伙中5人已于2016年7月被三门县人民法院判刑。
案件警示
本案是典型的销售按假药论处的假药案。
农村食品药品安全不容忽视,中老年人员由于知识掌握的局限,易被速效的、夸大疗效的宣传吸引,成为假药的倾销对象。违法人员利用农村集市流动作案,利于脱身,不易被查获。
广大群众要提高防范意识,看病购药要到正规的医院、药店,还可享受国家的医疗保险,如果发现可疑人员兜售药品,及时询问、告知监管部门。
5
徐某等在微整形过程中
使用假药、无证医疗器械系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