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 、平 、快 的 生 产 流 程
![丰途轮毂余涌:怎样在万亿级汽车后市场做好互联网轮毂改装生意?](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1_12/17/1639704082QJlzLp.jpg)
余涌看到,近几年消费者对于汽车升级的消费观念在发生改变,消费者把轮毂装配提上了养车日程。余涌观察到,在10年之前,车主对汽车需要更换轮胎的感知并不明显,但在10年之后的今天,“车主都有这样的意识,我开了2年、3年,应该换轮胎了”。
消费者对于汽车轮毂的需求逐渐向“个性化”发展。余涌介绍说,“最早的时候,我们做了消费者的一些调查,发现用户关心的是安全和品质,第二要素才是外观。但是当我们开始销售了,去做丰途用户的一些调查以后,我们发现用户购买轮毂的第一个需求是颜值,所谓的颜值即正义。第二才是产品本身的品质和安全”。
如何快速地迎合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余涌提出“短、平、快”的设计生产流程,“最近一年,我们做的事情是不断地推陈出新,不断地提供个性化的东西”。
之前,丰途轮毂上市一款新产品的时间大概是半年,“涉及到模具、评审、检验”,“两三年过来以后,我们发现这样的流程太冗长了”。2018年下半年开始,丰途轮毂开始全面改善供应链管理、结合自身和工厂优势,将流程压缩至3个月左右。
在经营过程中,余涌发现“用户是很分散的”,他举了一个例子,“我们今年3月中旬推出一款新品,编号叫FT515,它是很特别的设计,就是那种错综复杂的感觉,辐条设计是有点颠覆传统轮毂的。如此怪异的款式大家其实一开始都不看好,但我们想尝试一下能不能卖?果不其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3月15号开始卖的,只有几个规格,现在基本上每天都有订单”。
“客户的口味不完全是我们可以靠大数据、市场调查、普遍的用户认知研究透彻的”,丰途轮毂应对这一现象的方法是少量生产,快速上新,加快产品线的更新换代。“我们现在每个月推出4到6款产品,只对某一个尺寸做2、3个规格,每个产品大概只做300只到500只的库存。先尝试,卖得好,我们再加大产量,再做更多的规格。”
在这种柔性供应链的背后,核心竞争力是丰途轮毂超过3万条的轮毂数据库,以及轮毂和车型匹配的底层逻辑。余涌介绍说,除了从主机厂获得的部分数据外,更多的是丰途轮毂团队在三年里的试错和积累。
“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余涌回忆说,“刚开始我们不是很确定这只轮毂的数据到底能不能装(在实体车上),我们就做好了浪费往返运费的打算,把轮毂发过去,先跟客户讲好,轮毂到了以后,你先在车上试套,能装的话再装胎,不能装的话你就给我退回来”,“(如果不能装),我会请店里的技师测量一下车的数据,立即反馈到我们的数据库里”,丰途轮毂就在反复试验中打磨这套数据库,调整产品线,“(这些数据)每天都在调整,都在更新”。
目前,丰途轮毂已经覆盖了95%的车型。余涌看到,不光是主流主机厂,造车新势力、新能源车接连投产上市,给丰途轮毂的数据库更迭带来很大压力。丰途轮毂的对策是“八二战略”,即80%产品针对的是主流、热销车型、2-3个规格的产品覆盖较为冷门的车型,“我不能让那20%的车主进来是没有选择的,我也需要他们的粘性”。
在快速地调整产品线的过程中,丰途轮毂的运营团队也在实时收集各个维度数据,为下一步的设计生产提供参考。余涌解释得很详细:第一是用户的数据,“我们会看他是什么车进来的、来了几次,什么时候再看哪些产品,最后买了什么产品”;第二,在产品的维度,观察“产品有多少个人点击,停留多长时间”,根据产品热度优化相关产品线,“每2-3个月停掉一款产品”;第三,通过产品数据的差异做活动页的优化;第四,是对活动页的用户流量、点击和订单的转换率的观察和分析,“我们会针对这些用户和产品数据做开发,这是一个一直在滚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