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而不懂得创新,就意味着会面临被赶超甚至被淘汰。

继2019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大幅下降60%至73亿元后,曾在中国被誉为纸尿裤中的“爱马仕”的花王,2020年1—9月业绩同样受挫,致使整个集团净利同比下滑20%。

反观来自美国的好奇,母公司金佰利发布2020三季报显示,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2.73%,以好奇为首的纸尿裤业务也保持着增长。
同为外资品牌,在中国,花王为什么干不过好奇?
渠道管控能力存疑,产品真假难辨
1993年,背靠着拥有百年经营历史“花王株式会社”的花王纸尿裤进入中国,成为最早进驻中国市场的纸尿裤品牌。而后在2002年,其又斥资3000万美元在中国创建了花王(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旗下拥有“花王、佳丽宝(Kanebo)、碧柔(Biore)、索菲娜(Sofina)、珂润(Curel)等众多品牌。
进入中国初期,花王定下目标要在全国650个城市实现铺设销售,然而,由于连年亏损,在经营的第17个年头却只完成了90个城市的布局,迫于压力,苦心支撑的花王终于决定改变策略,寻求与本土企业达成合作。
2011年,花王看准时机成功牵手当时的日化龙头—上海家化,由其代理花王的纸尿裤、卫生巾、洗衣液三大品类的线下批发经销渠道。
有了本土企业的加持,不出所料,在合作的第二年,花王就做到了9亿元的销售额,并在短短三年之内,实现了200%的增长,达到30亿元,快速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与此同时,纸尿裤行业也迎来了大爆发时期,多个品牌相继登场一展宏图。而2016年底与上海家化“分手”的花王,却在行业发展加速升级之际,频频爆出“真假难辨、销售渠道混乱、业绩下滑”等负面消息。
看准了中国妈妈对花王纸尿裤的强烈需求,2013年花王便在合肥建立了纸尿裤工厂,并在2015年增设了新的生产线提高产能。
然而,令其万万没想到的是,面对“物美价廉”的国产版本,消费者并不买账。
另有用户坦言:日产的买不到,就会考虑更换其他进口品牌,也不会买安徽产的,担心会像曼秀雷敦眼药水一样出现质量问题。
对此,早在2014年5月,中消协发布婴幼儿比较试验结果显示:个别品牌型号的样品水分值偏高,样品间滑渗量、回渗量数值差异较大,其中花王合肥生产的妙而舒渗透量高达16毫升,可能会影响到婴幼儿使用安全和舒适性,已经让消费者对“双重标准”有所担心。

此外,据了解,在线上渠道方面,花王(上海)在天猫和京东分别开有旗舰店,花王(日本)在天猫也有售卖,除此以外,未和其他任何一家电商公司有合作。
不过,在平行进口方面,日本花王通常是先卖给当地大的连锁超市,这些连锁超市再卖给中国经销商,经销商再卖给国内其他渠道商和母婴店、超市等。
由于流通环节过多过长,无法做到层层筛选、道道把控,致使销售渠道混乱,因此假货风波难解。
另外,因花王确实受中国宝妈的欢迎,所以花王的代购非常多且价格错落不一,甚至超出官方渠道售价,进一步加剧了混乱局面,也让市场对品牌渠道管理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自此,花王便开始了它的“下坡路”。
产品缺乏创新,技术问题难攻克
先是在2018年纸尿裤全球市场规模较上年增长5.6%之时,自身市场份额不增反降同比降低0.1个百分点;紧接着2019年群雄逐鹿之下,上半年营收净利均亮红灯;2020年,受疫情影响和多重未解决的因素制约,业绩再度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