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花王官方给出的解释为:主要因为中国电商法的实施造成代购减少,继而致使在华销售遭遇瓶颈。
但对于花王给出的解释,多位业内专家表示并不认同,真正导致其重重受阻的原因是:价格体系紊乱,品牌定位不清晰。
2016年底,与上海家化和平分手之后,花王开始独立经营旗下纸尿裤品牌。
一改往日低调姿态,花王开始大量的投放广告,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并迅速抢占了中国一二线市场,成为了纸尿裤中家喻户晓的“网红”品牌。
数据显示,2018年,花王在华销售额达到了50亿元,与好奇并列第一。
俗话说,高处不胜寒。随着中国宝妈对高端产品和外资品牌的热烈追求,帮宝适、大王、尤妮佳等企业也开始奋起直追,给花王带来了不小的威胁。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花王便开始了它的中高低端产品并举路线,但成效并不可观。
因为,花王的中低端产品不仅性价比不高,价格体系的紊乱也让其布局高端市场不被消费者买账,继而致使其进入了前后两难的境遇,就像是一个四不像,消费者不知道其到底是低端还是高端产品。
据悉,相较于其他品牌的纸尿裤,花王妙而舒的质地较厚,为避免宝宝闷热或出现过敏等不适症状,一般父母就会另选择更加轻薄的产品。
因此,一到了夏季,花王的销量就会出现明显下滑。
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到,花王在产品的设计上具有很大的问题。
然而,有意思的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花王采取的措施不是如何填补市场空白或是从根本上找原因,而是另辟蹊径选择在夏季降价。
对此,笔者经采访了解到,一到夏季,线下母婴店就会针对花王推出各式各样的打折活动,有满减、买赠等做捆绑销售;线上渠道同样如此,降价一直会持续到11月才开始回升。
除却降价操作,紧接着2019年初电商法实施,国家开始严厉打击非法代购行为,引发了数量巨多的代购紧急倾销妙而舒纸尿裤,使得花王经销业务受到重大影响。
彼时,消费者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变动中逐渐对花王失去了信心。

对于战略的失误,花王高管也指出:希望通过高端新产品的推出开始做转型,大概需要2—3年的时间。但显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首先,除了好奇、大王、尤妮佳等头部品牌的挤压,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格局的变幻,一大批国产品牌开始崛起并迅速抢占市场份额,譬如,安儿乐、雀氏、茵茵等。
相较于花王在内的外资品牌,国产品牌对于市场尤其是下沉渠道的铺设要更加简单和灵活。
除此之外,在产品的质量把控和技术研发上,国产品牌已经得到了飞速提升甚至赶超进口品牌。
不仅在锁水性、透气性、干爽度、舒适度等全方位满足宝宝的穿戴需求,另精准选用年轻父母最喜欢的颜色,打造绝对的“高颜值”。
据天猫双十一纸尿裤品牌top10榜单显示,碧芭宝贝、宜婴、爽然、巴布豆、安儿乐等一众国产品牌跻身前端阵营。
另有数据指出,2019年国内top10婴儿纸尿裤品牌市占率达到了60%。
营销乏力,市场洞察力弱
对于企业而言,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及时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运作机制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市场营销在其中的关键作用也不言自明。
但花王在这一点上似乎严重缺乏敏锐的洞察力。

2019年电商法的实施虽对倚仗代购的外资品牌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但与此同时,跨境购平台、社交电商、网红KOL及直播带货的兴起, 也为各大企业和品牌创造了更多的机遇。
以好奇为例,2019年电商法实施后,所有的外资品牌都在赶忙寻求新的销售路径,好奇依靠精准预判,与网易考拉达成了战略合作,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了跨境电商解决方案:输送超干爽、天然之选、魔法和透气清爽等4大纸尿裤产品线,同时也为后续在华市场生存打下了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