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东南汽车推出首款自主车型V3菱悦,这款挂着东南车标的车型和三菱依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些车主将车辆换成三菱车标),毕竟多年来浸染在三菱的技术体系上,还是让东南学习到很多,增强了东南汽车的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最为重要的是,本土企业更了解中国市场,知道消费者需要一款怎样的产品。
V3菱悦定位于紧凑型车,售价为5.98-8.38万元,丰富的配置和先进的三菱发动机是其最大的亮点。要知道当时很多中国品牌虽然推出了自主的发动机产品,但在那个十分看中三大件(发动机、变速器、底盘)的时代,能够使用大品牌的发动机,无疑会大大增强车型的产品力。
V3菱悦搭载了源自东安三菱,代号为4G15M的1.5L发动机,最大功率81kW、最大扭矩134N·m,在沈阳航天三菱还没有将4A91系列发动机引进之前,这款发动机是三菱在国内技术较为先进的动力系统,而且菱悦是第一个搭载该发动机的车型。
此外,V3菱悦的优势还体现在丰富的配置上,比如多连杆独立后悬架、四轮碟刹、ABS EBD、无钥匙启动、DVD NAVI触控式卫星导航系统等等。综合产品和定价,使得这款车的销量创了东南汽车的历史新高,也让东南汽车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总结:
通过回顾这些有代表性的中国品牌车型,我们似乎能发现一些事物发展的规律,它们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汽车及汽车产业发源于欧美,后起之秀的日本和韩国也无不是依靠逆向、模仿或引进而起家的。中国汽车品牌在发展初期也同样绕不开这条路,闭门造车只会让自己更快且彻底地丧失游戏的入场券。
在那个野蛮增长的年代,似乎只要能造出车来,就有钱赚,但是当完成从0到1的积累,从生存期进入到发展期后,企业能否建立起自己的研发、制造、管理体系,筑起壁垒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今还留在游戏中,实力较强的中国品牌,当年无不是在努力挣钱的同时,积极投入到设计、研发及自主独立的道路上,他们内心清楚地知道模仿只能是一时,无法坚持一世。那些指望拿来主义的企业,也只是一时风光,在不知不觉中渐渐丧失了主动权。时代所赋予的发展红利,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转瞬即逝,一旦错过了那个本应该努力的时光,剩下的或许唯有一声叹息。
▎文来源/ 本文整理原文/汽车之家 冯景毅,淘车情报站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