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自行车品牌千里达被全球三大商业媒体之一快公司FastCompany评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具创新力公司”,一同上榜的还有华为、小鹏汽车、腾讯、大疆创新等大家所熟知的企业。
今年以来,这已经不是千里达第一次出现在媒体的榜单和大众的视野里。
在2019年赞助UCI XC精英车队,成立千里达厂队之后,车队就接二连三在国际顶级山地赛事中取得佳绩,获得业内外瞩目。
此外,就在近期由美骑主办的“2020中国自行车年度评选·金单车奖”中,千里达入选“中国自行车市场十大影响力品牌”。
可以说今年千里达的成绩有目共睹,备受。那么作为一个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千里达是如何走出国门,再崛起于中国市场?

近日,美骑网特别采访千里达实业集团董事长梁建雄先生,请他聊聊公司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一切,可能要先从30多年前开始说起。
业余“炒更”,赚取创业第一桶金
1982年,梁建雄考上了武汉理工大学锻造冲压专业,有些偶然地埋下了结缘自行车的种子。“报考时什么也不懂,还是我哥帮我选的专业。”
1985年,梁建雄大学毕业,分配到广州仪表厂,在那里认识了后来一起创业的另外两位年轻大学生黄可俭、粱玲根。

▲若干年后的三位创始人依然意气风发(从左至右分别为粱玲根、梁建雄、黄可俭)
80年代末,山地车运动在国内初兴,很多山地车零件制造商就找到了技术过硬的梁建雄,请他帮忙制造出合适的山地车配件模具。梁建雄就这样开始业余兼职“炒更”的日子,从制造车篮支架之类的小部件起步,渐渐涉足自行车行业,越做越大。
在千里达官网的公开信息中,千里达集团的前身——广州市三环五金厂于1990年成立,当时主要为广州五羊自行车提供山地车货架等配件产品,再接着是1999年,千里达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从1990到1999的这十年,刚好也是梁建雄埋头制作自行车零部件的十年。“在这十年里,我们逐步积累掌握了自行车制造的一些关键技术,完成了创业的原始积累。”
“我们是在95年左右开始制作折叠车架,当时有幸成为刚进入内地市场的大行折叠车在国内的第一家私人企业供应商,也得到了大行创始人韩博士的许多帮助,开始从单纯懂技术进阶到抓经营,进一步学习国外先进的经营理念。”
梁建雄和他的创业伙伴们在2000年开始才涉足整车生产,“当时我跟韩博士讲,公司需要一个英文名,你英文好,能不能帮我想想。”
过了两个星期,从美国回来的韩博士兴冲冲跟梁建雄说:你要请我吃饭,我帮你想了一个很好的英文名。
于是,千里达公司的英文名“Trinity”正式诞生,并使用至今。
Trinity“有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及圣灵合为上帝)、三人小组、三件一套、三合一”的意思,这个词不仅朗朗上口,而且跟千里达有三位创始人的背景十分吻合,日后千里达整车品牌名称Trinx亦由此衍生而来。
走出去,赚外国人的钱
千里达从2002年开始拓展海外业务,而最初想要进军海外的原因,多少有些无奈和被动。
2000年那会儿,三角债现象普遍存在,“送货如送礼,收钱如乞米”,国内生意不好做,梁建雄便考虑走向海外,寻找更多发展机会。
“刚好2001年广州市同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堡结为姐妹友好城市,市政府就带上我们企业去参加当地的轻工业展览,那也是我第一次出国。在那里我就认识了后来在俄罗斯的合作伙伴。”
“当时也没有什么大目标,就是想搞点订单,先谋生存。”
就这样,千里达在2002年同俄罗斯STEFYVELO合作成立整车组装厂。
那一年,STEFYVELO已经是俄罗斯第二大自行车厂,旗下整车品牌Forword在俄罗斯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