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与梁建雄
梁建雄从商三十余年,始终恪守诚信经营的理念,同外国人做生意也是如此。而这也是千里达能够顺利度过创业历程中每一次危机的法宝。
2008年9月,STEFYVELO三位员工因乘坐的飞机失事而遇难,其中一位正是该公司的总经理亚历山大。突如其来的意外让STEFYVELO陷入危机,也给千里达留下了将近600万美元的应收账款。
两家公司其时已经合作多年,感情深厚。虽然当时的飞机不太靠谱,但梁建雄几经犹豫,还是坚持飞往俄罗斯参加亚历山大的追悼会,“必须送朋友最后一程。”
随后,梁建雄开始考虑怎么解决这么一大笔债务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说来简单,就是“信任”与“信心”。“毕竟认识多年,大家已经像家人一样,彼此了解、互相信任,我也坚信大家可以克服危机。”
最终,梁建雄决定将对方欠下的货款调整为免息分期支付,还有部分货款改为“债转股”,千里达转而持有合作公司的更多股份。这样的决定使得中俄两家公司都顺利度过了那场危机,并持续合作至今。

▲千里达涂装车间
当然,在国外做生意毕竟不同于国内,不同阶段总会有不同的挑战。刚走出去的时候,梁建雄他们首先要面对的是语言关。例如在俄罗斯,一开始他们求助中国驻俄大使馆帮忙找来莫斯科大学的学生做翻译,但在实际洽谈过程中就发现,通过翻译来谈生意很难,所以仅仅三天之后便决定不要翻译,自己学英语。
“如果对工作有帮助,自己有兴趣学,英语学起来其实也蛮快的。”
在梁建雄看来,走出去大致可分三个阶段:求订单、谋生存;找合作伙伴,进行产能输出;品牌输出和文化输出。
在第二阶段,当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之后,语言便不再是障碍,反而大家在经营理念、价值观上的彼此认同就成了合作当中最至关重要的。
而到了第三阶段,要在海外市场做好品牌,语言又变得很重要。“合作涉及许多法律文件的处理,所以必须充分认知和理解当地法律法规,也就对我们的外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最开始拿订单可以是一锤子买卖,也可以是长久买卖,只要你能把合同看好,就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到品牌输出阶段,就要考虑更长远的事情。要考虑如何让品牌形象更加国际化的同时又兼顾本土化,以得到当地消费者的认同。这个时候语言就显得很重要了。”

▲勇于冒险尝试、敢于付出信任或许是梁董这样的创业者普遍具备的特质
回忆起走出国门的最初那些年,梁建雄觉得自己还蛮幸运:“在国外做生意遇到的都是好人,还没有遇到欺骗我们或是故意刁难我们的。”
他觉得,人都有两面性,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保持良好的合作心态,展示自己的诚意,把合作伙伴积极善良的一面激发更多出来,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
诚意的最佳表现,是“多做,少拿”。“毕竟别人把自己的市场都让出来跟你合作,你也需要拿出足够的诚意,让对方也能拿到更多的利益。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合作才能长久。”
经过将近20年的努力拓展,如今千里达已经在俄罗斯、菲律宾、伊朗、印度等四个国家投资建厂,涉及车架制造与涂装、整车生产与销售、品牌运营等业务。
其中公司在菲律宾当地买地自建的工厂预计将在2021年3月正式投产,此举对于进一步深耕当地市场和进入欧盟市场意义重大。
此外,千里达是迪卡侬印度分公司的供应商,这对于开发印度的庞大市场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因为有了海外市场的布局,对我们无论大环境如何都能持续获得稳定的订单大有裨益。现在我们的品牌在海外很多国家都是当地第一自行车品牌,这对我们持续进行品牌输出、骑行文化输出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撑。”
成长期的纳新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