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中国汽车市场开始逐渐的复苏,国产品牌的崛起让人们对千海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深入的了解。走在路上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车开始改装了,他们的改装无非就是贴个变色膜或者是贴个自己想要的贴纸或者是改改轮子,或者是改改车灯。
可是这深刻的含义就是中国汽车品牌的逐渐成熟,带动了中国消费者的汽车意识也逐渐的成熟起来,从过去的山寨车到后来的自主设计中国品牌走向了更深刻的跨越,而这个跨越也似乎带动了中国消费者更理性的去了解车,去理解车,去买车去用车。
可是也会带来一个不太好的情况,那就是大街上的车长得越来越一样了。比如贯穿式尾灯,近几年来没有贯穿式,尾灯似乎就不像是新车,其实这是一个很让人感觉荒谬的话题,但是你也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潮流趋势,对于汽车设计和研发来说追赶潮流始终是一个方向,因为成本出去了,设计制造也出去了,人们很难预料未来是什么样,只能赌一把。
2012年我看到了一辆吉普自由客,这辆自由客倒是给了我一些新的沉思,直到现在他仍然让我记忆深刻,虽然吉普自由客在当时的价格还是比较贵的,也确实是吉普全系列当中的中端品牌,也就是说当时最贵的应该是指南者,自由客却是一个另类的存在,因为它似乎是有些反潮流。
自游客实际推出的时间应该更早一些,但真正进入中国的时间应该是在2011年左右。除了吉普自由客以外,吉普在2004年推出过吉普,自由人在中国,其实他长得有点像牧马人,长得也有点像自由客,这个说实在话,如果可以的话我得碰运气,因为2004款的吉普自由人几乎就很少能看到,而真正进入中国的时间也就是那一年2004年,04年以后,当时的经典指挥官进入了国内,自由人也就不需要了,所以自由人后来在港口引进过一批平行进口车,也有一部分走私车进来,却是日本版本的,也就是说那是一辆右舵车。
吉普的设计其实没有什么新意,无论是吉普的经典指挥官还是吉普的牧马人,还是后来的指南者,其实设计都大同小异,自由客的设计似乎有些不一般。
这个内饰似乎让你很熟悉,没错,那就是八九十年代在中国跑的最多的公务车吉普切诺基。整车的配置可以说是非常低的,这个车卖的更多的是情怀,所以做工质量嘛也不怎么样,比如说内饰的一些接缝问题。和2016年左右的国产车也没多大区别。偶尔还有一些古董的响声。可千万要注意,这不是美国车的放荡不羁,而是做工下降。
有时候情怀不一定真的值钱,这个车其实不太实用,你别看它不是带大梁的车,但却有了带大梁的设计,那就是后排空间巨小,这个车的车窗开扬感还是不错的,这可能就是现在上扬式的窗线设计和这种平直式的设计的唯一区别吧,路虎能够把这种平直的设计保留下来,某种程度上应该也是一种创新。只是这种创新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有些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