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乌皱辐肛参:别称为乌参、乌皱参。为海参科辐肛参属的一种海参,分布于红海、莫桑比克等地,多生活于珊瑚礁内、水深从潮间带到10m以及最深达30m。体呈圆筒形,长约300mm。背面明显可别。口偏于腹面,具触手20个。肛门端位,周围有明显5个钙质齿。体壁厚。背面散布一些不规则小疣足。腹面管足排列为3纵带。 背面体壁骨片为细长杆状体,两端和两侧带分枝,此外还有少数小形不完全的花纹样体。腹面体壁内的花纹样体简单,分枝像X形体。酒精标本为栗子褐色,加工后的干海参为黑褐色,并有明显的皱纹,"乌皱参"的名称或许由此而来。中国海南岛和西沙群岛;生活在珊瑚礁内,从潮间带到水深10m处,最深可达30m。由于捕捞过度和珊瑚礁破坏,种群数量下降非常明显。现已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动物。它的品质很好,也是一种上等的食用海参,食用特点是个大肉厚,海参皂甙营养含量高。
![海参种类有140多种可食用的才20来种,有哪些?哪种最好吃?](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1/01/1641029506c8pHv6.jpg)
9.白底辐肛参:别称为赤瓜参、靴参、白底靴参、靴海参、 白底靴、草鞋底、猪虫参。楯手目海参科辐肛参属。常栖息在热带珊瑚礁低潮线附近, 由死珊瑚构成的水洼内或在被浪水冲击的死珊瑚礁的表面。一般体长35厘米,体后部常较粗壮。口大,偏于腹面,触手25~27个。背面隆起,散生许多小疣,围绕各疣的基部有一白色环,体后部更为明显。腹面平坦,管足密集。体色变化较大,一般背面褐色,腹面颜色较浅。干品体短粗宽大,近圆筒形。背黑褐色,布满细小颗粒;腹面白色,平坦如脚掌。一般按单只重量分为大小两种规格,大的每只125克以上,小的50克以上。参体肉厚、肥实鼓壮、刀口整齐、腹面干净、平整无残迹者为上品。体形扁、背面向内侧卷曲、腹部或背部有残迹破痕者为次品。该参为大型、品质优良的经济海参。每500克干参水发后可出水参2250克。属于质量较好的大型可食用海参,主要分布于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广西北海沿海。产季多为春季和秋冬季。但是由于产量低,所以较仿刺参等海参较为少见。
![海参种类有140多种可食用的才20来种,有哪些?哪种最好吃?](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1/01/1641029507EuYx7F.jpg)
10.糙海参:是海参科海参属的一种海参。俗名明玉参、沙参、白参。分布于西从纳塔尔港到红海、向东到加罗林群岛、斐济群岛、向北到日本、向南到澳大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广东、海南等地,一般生活于岸礁边缘以及潮流强和海草多的沙底。糙海参属于光参类,其营养价值偏低,产量高,价格低,是一个家常菜的原料,并不适用于滋补。
![海参种类有140多种可食用的才20来种,有哪些?哪种最好吃?](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1/01/1641029508Hil08k.jpg)
11.玉足海参:玉足海参是海参科海参属的一种海参。在国外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域,从东非到夏威夷群岛和社会群岛,向北到日本南部,向南到澳大利亚洛德豪岛和沙克湾;国内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岛,西沙群岛和台湾岛等地。类圆柱形,后端较粗或两端较细,长8~25cm。嘴偏于腹面,有触手20个。背面散生的疣足和管足呈皱纹状皱缩。体表面暗褐或紫褐色。玉足海参产量高,价格低,是一个家常菜的原料。
![海参种类有140多种可食用的才20来种,有哪些?哪种最好吃?](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1/01/1641029509jmOGeT.jpg)
12.黑海参:是海参科海参属的一种海参。中国西沙群岛和海南南部沿岸出产很多,体长20~30厘米,体黑色或深褐色,产量多,售价低,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海参种类有140多种可食用的才20来种,有哪些?哪种最好吃?](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1/01/1641029510YaIrW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