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顺丰6.5亿激励员工春节开工,王卫自掏腰包再派2500万。/ 南方都市报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税务电子化、政务电子化才是给顺丰带来致命一击的元凶。其实影响是有,但没这么大。
因为电子发票从2012年开始试点,到2019年底、全国统一的电子发票公共服务平台建成,这个过程是逐渐推行的,并非一蹴而就。因此影响也不可能单独集中在一个季度,而是会逐步显现。
所以说,顺丰这一波失速的主要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自身战略的失误。而这一系列失误,其实早有预警。
早在2019年,就有网友在贴吧曝光:
“2017年顺丰上市,最高市值曾达到3075亿,顺丰又如何在这短短的两年内(指2019年)缩水到1484亿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顺丰的大肆扩张。”
这位网友列举了大量案例:顺丰斥资17亿元收购新邦物流71%涉足大宗物流、斥资55亿元收购德国邮政敦豪集团中国业务涉足供应链、与美国供应链巨头夏晖集团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涉足冷链。
这名网友最后得出结论认为,这一系列动作都要投入巨额资金,时间短、没收益,自然会拉低股票市值。

顺丰上市以来的股价趋势,去年疫情带来一波增长,但今年把涨的已经几乎跌完了。/同花顺财经
其实这也和王卫创业之初的愿景有关,王卫在创业早期就曾经提出,要打造物流领域的“百货公司”。
但行业在变化,如今百货公司这种业态已经落伍,王卫却还是按照这个思路去做,结果只会南辕北辙,连原本的优势也可能丢掉。
逃不过的内卷,越不过的护城河
快递行业的变化,首先是内卷化,最能体现这一趋势的就是价格战。
有数据显示:快递行业平均单价从2010年的24.57元 / 件,下降至2020年的10.55元 / 件,2021年1月进一步下降至10.21元 / 件。
价格战,对于已经和淘宝天猫建立起联盟的通达系而言,容易接受。因为背靠大树,就算薄利,靠多销也能赚回成本。

2020年双十一物流订单总量再创新高,快递的压力显而易见。/ 央视财经微博
但对于靠速度和服务质量起家的顺丰而言,价格战不仅没带来利润,反而在拖垮顺丰的口碑和形象。
更糟的是,极兔的搅局,让本就焦灼的价格战,变得更如焦土。
来自印尼的极兔,仅仅用了一年就完成了2000万的稳定日单量,要知道此前通达系完成这个数据用了十余年的时间,而且极兔已于近日完成了一笔18亿美元的融资,投后估值达78亿美元。
雄厚的资本支持,给了极兔大肆补贴的空间。在极兔的补贴下,一单电商件的价格甚至能低到8角钱,远低于业内普遍的1.4元成本价。

各快递公司之间还有着激烈的竞争。/ 新浪财经微博
和通达系一样,极兔的背后也有电商巨头——拼多多作为靠山。如果说,中国的电商版图已经是淘宝天猫、拼多多、京东“三分天下”的话,中国快递行业的版图也大抵如此——阿里通过菜鸟网络参股通达系,京东物流与电商本就是一体,拼多多让极兔迅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