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山西五台名胜](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1/04/1641260028ukEKtl.jpg)
东大殿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是我国现存唐代木构建筑中的经典作品。五台县文殊殿在佛光寺内前院北侧,金天会十五年(公元1137年)建。
寺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单檐悬山式屋顶。形制特殊,结构精巧,是金代以前我国古建筑中少见的一例。寺檐下补间铺作斜栱宽大,犹如怒放的花朵,具有辽金建筑的特征。
为扩大殿内空间面积,前后两槽均用长跨三间的大内额。后槽在内额与内额之间用斜材传递负荷,构成近似人字柁架的屋架,为我国古建筑中所罕见。殿顶脊中琉璃宝剎,是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烧造,形制秀美,色泽浑厚。殿内佛坛上塑文殊菩萨及侍者塑像六躯,面相秀润,装饰富丽,是金代的雕造遗物。殿内四周墙壁下部,绘有五百罗汉壁画,是明宣德间的作品。
![细说山西五台名胜](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1/04/16412600284QlpCT.jpg)
在文殊殿的东南侧有座祖师塔,是北魏孝文帝时创建佛光寺的初祖禅师塔。塔身古朴,用青砖砌筑,高约8米,平面六角形,两层。第一层中空,正西面开门,门上有火焰式券栱假门,侧面雕破子棂窗,顶部置有覆钵、莲瓣及宝珠。无论外观形制,局部装饰和细部手法,均属北魏遗构,这是佛光寺创建时期保留至今的唯一实物。佛光寺在山西五台县城东北20多公里的佛光山腰,早前文殊菩萨来此招唤十八罗汉聚会,常被昔人观到有佛光闪现,便建佛光寺。
佛光寺顺山势建造,坐东向西,三面环山,唯西向低下而疏豁开朗。到处松柏苍翠,殿阁巍峨,环境清幽。
据传北魏孝文帝一日梦到金光充满宫殿,醒后问侍从可否看到,众说没有。文帝疑光辉定有天照之意,托人解梦。宫中一文官为山西五台一带人氏,向帝报称:“吾乡有一佛光山,昔人早前常见,乡人便建有寺宇,称曰佛光寺。”文帝闻曰,便定起程观之。孝文帝471年,一行随文帝至五台,观数日并未见光。唤来当地一人寻问,该民曰他曾多见山腰耀眼之光闪现,时辰以晨或傍晚多现。文帝听之,即命修建寺院,在原寺周围扩大寺宇,于孝文帝499年形成规模。
![细说山西五台名胜](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1/04/1641260029G1gRpW.jpg)
到了隋唐时期,观佛光者月万,并传到日本,专有日人远渡重洋至此观光,从此旅游参观便称为“观光”。
唐增建弥勒大阁,宽七间,高约32米,在原文殊殿之后。唐武宗于会昌五年(公元845年)禁止佛教,寺宇被毁。到宣宗继位后复佛法,至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重建。
现存六角形祖师塔,形制古朴,是北魏留下唯一遗建。山腰的东大殿,雄伟壮观,为唐代所建,前院文殊菩萨大殿为金代所建。其余山门(即天王殿)、伽蓝殿、万善堂、香风花雨樓及厢房、窑洞等建筑,皆为明、清重修。
寺内还有唐代塑像、壁画、石幢、墓塔、汉白玉雕像等。
值得一提的是,两座石幢是佛光寺中我国唐代佛教艺术的精品。石幢为平面八角形,一在东大殿前,为唐大中十一年造。一在前院当中,为唐乾符四年(公元877年)造。
佛光寺在唐代佛教发展极盛时期,观光者日千,它是我国古建筑中的杰作,在世界建筑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佛光寺中的文物,也是我国唐代佛教艺术的精华。在山西五台县城西南的善文村,有座延庆寺大佛殿。这里四周环山,寺居盆地,佛殿分外醒目。寺史无文献可考,原有规模不详。
![细说山西五台名胜](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1/04/1641260029wn62gp.jpg)
寺前有北宋景祐二年(1035年)石幢一座,四层,高约7米,上镌刻陀罗尼经,证明在宋代已有此寺。寺内建筑多为清式,仅大佛殿是金代原构。大佛殿宽三间,深六檐,单檐歇山式屋顶,檐头用五铺作斗栱,梁架用月梁式六檐伏,其上不用四檐伏,而用驼峰式,再加斗栱垫至平梁,平梁上用叉手,两端釆用长跨两椽的通托脚,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少见的结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