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813 —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唐文宗开成二年(837)进士。因受牛李党争影响,一生屡遭排抑,屈沉下僚。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县尉、盐铁推官、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李商隐是晚唐重要诗人,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富有文采,喜用典故,词句精警,善于运用象征、暗示、比喻、衬托等手法,形成一种深邃迷离、婉曲朦胧的特色。有《李义山诗集》。
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首小诗描写了乐游原傍晚的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光阴易逝,好景难留的无限悲哀与惆怅。诗人在这里所悲哀的既有自然界的时光变化,又有个人年华虚度、功业无成的感慨。总之,是一种江河滚滚永不再来的没落之感,一种时代的悲凉之音。现代诗人也常用的末两句来评论、比喻一些行将没落的事物,或表达自己年岁已暮、力不从心的感慨。
其二首
端居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端居,也就是静居、闲居的意思。作品描写了清秋之夜一位游子的情思,他独宿异乡,远书不至,归梦不成,心头被虚无、寂寥的思绪所缠绕,从而表现了长年游宦在外、思乡怀人的寂寞惆怅之情。诗人给客观景物蒙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青苔、红树在雨中、月下失去了明艳的色泽,而给人以空濛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