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句饱含处世哲学的诗,犹如一道惊世闪电,划破了沉寂的苍穹,在时空中回响,历经千年而不绝。
它的作者,正是李商隐,一个命运颠沛流离却豁然旷达的天才诗人。
公元755年,适逢安史之乱爆发,大唐王朝危如累卵,随时可能倾覆。
在那个风雨飘摇、朝廷动荡的晚唐,每个人的命运都如层云蔽月,看不到光亮。
而李商隐却以笔为桨,在苦海的最深处,划出命运波澜壮阔的浪花。
他用惊艳绝伦的辞藻勾勒孤旅尘寰,他用迷离朦胧的语境描绘人世苦难。
身处衰微乱世,囿于权政争执,几经磨难,飘零辗转,他的一生凄凉又悲怆。
李商隐在《送臻师》中说“苦海迷途去未因,东方过此几微尘。”
大千世界,人如微尘,生不知来路,死无望归途。如果人生实苦,何为救赎?
徐徐展开李商隐坎坷的人生图景,我们清晰地看到:
纵使命途多舛也不诉沧桑、不减志气、不失勇敢,如此才不枉此生,不负时光。
人生如逆旅,不诉沧桑言
鲁迅曾说,“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
李商隐一生的坎坷,从童年起就已埋下伏笔。
唐元和八年,李商隐降生于河南荥阳,三岁随父亲远赴江南为官。
然而“年方就傅,家难旋臻”,父亲上任不久便撒手人寰。
刚满九岁的李商隐以己羸弱之躯,跨越千里之遥,运送父亲灵柩返回家乡,此中艰辛无法为外人道。
李商隐一家三代孤寒,祖父和父亲均为早亡,身为长子,他小小年纪就需挑起家庭的重担。
为了生计,李商隐疲于奔命。佣书舂米,无所不为,但一家老小的清贫境况仍未缓解。
“生人穷困,闻见所无。”在那个前路熹微的末世,改写不幸命运的途径唯有读书。
李商隐自幼聪慧过人,“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砚”,少时跟随族叔李处士努力学习诗文本领。
从读书伊始,他便在胸中埋下了一颗等待点燃的火种,那是一种对命运的抗争,那是一份对理想的渴望。
他未曾因为悲惨的遭遇而自怨自艾,而是将苦难转化为不竭的力量。
对于李商隐而言,日复一日的秉烛苦读、手不释卷,正是将胸中火焰熊熊燃烧的盛势之风。
经过多年来的勤学苦练、笔耕不辍,李商隐在古文写作方面的造诣越来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