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有一种自信叫GDP
从2011年起,昆山GDP超过江阴,登上了全国百强县第一名,从此,一骑红尘。
我们还是以环沪的六个县级市为样本,感受下昆山GDP的澎湃。
全国目前有1636个县,昆山以3520亿元的GDP名列第一,是嘉善体量的近6.7倍,是最后一名百强县德清县479亿元的7.3倍。
这就是昆山,用GDP就足以碾压其他所有兄弟县的城市。
为什么这很重要。房价的涨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房价,也是一座城市的经济“晴雨表”。
大家还记得那个鬼城鄂尔多斯吗,对,就是那个房价从最高2万跌到3000的城市,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一切的炒作都会烟消云散。
只有当潮水退去了,才能看清楚谁在真正裸泳。
经济发达的另一个侧面还不仅仅是在GDP上。
暖饱思淫欲,饥寒起盗心。
在2017年的双11上,昆山又一次吸引各类目光,在各县成交额中排名第一。
我们说一个好的城市,必将是藏富于民的,而如何评价当地居民的富裕水平,其中最简单的衡量尺度就是看他们的消费水平。
一个会赚钱,敢于消费的城市,才能通过自身的不断造血而加速前进。
昆山,用一张张淘宝订单,证明了自己的富裕水平。
04 人,是城市的魂
人们,用脚,对一座城市的发展进行了自己最理智的投票。
昆山目前的常住人口约是170万,其中外来人口占比高达50.21%,远高于其他环沪的城市,要知道,厦门的外来人口占比才43.73%,上海才40.51%。
这么多的外来人口从不同城市来到昆山,本身就表明了昆山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
昆山人口的聚集,不能绕过的是昆山的台企。
昆山是苏州“四小龙”的领头羊,这座“最具台商投资潜力”的县级市以927.68平方公里的土地坐拥上千家台资企业。
昆山,以“台”起家,自1990年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后,台资企业纷至沓来。同时,当地政府实施“以台引台”战略,给予台商大量土地、税赋等优惠条件,利用十几年的时间,迅速发展成为大陆台资企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获称“小台北”。
昆山的台资企业规模有多厉害呢?
截止到今年6月份,昆山已累计批准台资企业4903家,投资总额高达593亿美元。2017年江苏台资企业500强中有164家分布在昆山,占比30%,昆山50%以上的财政收入、60%以上的利税、70%以上的销售、80%以上的投资和90%以上的进出口交易额都源自台资。
从1978年后的整个市场改革开放阶段,以昆山为代表的地区是溢价最高的地区,掘出中国现代工业社会时代最大的一桶金,工业下行之后,昆山又成为城市群形成过程中最受益的地区。
不仅如此,在产业链形成的过程中,昆山已经有了企业家、技术人员等完整的人才链条,有4个国家级、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产业,是吸引人才聚集的基石。
有了这些产业基础,才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整个城市才能更有活力,城市发展的才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中。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05 房企的选择与下注
房企对于一个城市的态度,也反应了这个城市的价值和对这个城市未来发展的期许。
统计了TOP 10的房企在环沪六个县级市的进驻数量,昆山有8家,太仓有5家,嘉善有5家,平湖6家,海门5家。
房企用资金去赌这个城市的未来,而昆山,也接过了最多TOP10房企投来的筹码。
对于资金密集型产业,一个项目从选择到落地,最终是要过很多关的,需要经过投资部的调研和各类会议的评估,层层把关。
TOP前10强房企,通过对城市发展逻辑的判断和严谨的调研,用真金白银下注,这种态度本身也折射出了这个城市应有的价值。
06 下一个10年,将持续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