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拜会打开了新的沟通通道。不久后,天猫的各个行业,开始了一系列与商家的对话,甚至涉及到围绕商家提效的规则问题,也会邀请商家深度参与。
天猫一向注重平台的公平性,自然在规则层面慎之又慎。一位天猫业务负责人表示,即便如此,为了提升效率,规则仍旧有优化空间,“最公平的规则未必是最效率的,我们希望能在二者中间寻求到一个平衡点”。
为此,天猫开始有意识的开听证会,邀请外部商家来讨论即将出台的平台政策。
“其实跟年初的团拜会一脉相承,我们希望改变以往以天猫为中心的状态,越来越尊重商家的意见。”该负责人说。
然而对天猫而言,只是建立新的沟通机制,依旧远远不够。沟通之后的下一步,即如何优化现有的平台运作机制,可能更为迫切。
天猫的“减法”与“加法”
率先被动刀的,是大促的数量。在天猫内部,这些大促是被一个个营销IP促成的。
“不要想着去折腾商家。”一位天猫行业负责人说,营销IP太多,让天猫变得更复杂,消费者和商家都很累。
事实上,一直以来,天猫复杂的价格体系和大促玩法,被消费者诟病甚多。为了搞清楚天猫到底有多复杂,1月,天猫连开了几十个会,梳理出了一张完整的价格体系大图。
“那张图梳理出来后,就直接被贴在吹雪的办公室墙上。”每个来开会的人,看到它,心里都不太是滋味。
意料之中,一场简化大促、简化价格体系的风暴很快在春节前到来。
“基本砍掉了一半的营销IP。”一位天猫营销线人士告诉燃财经。这释放了一个新的信号:天猫希望进一步强调日销,弱化频繁大促带来的脉冲性销售,给商家和消费者“减负”。
由于降低了大促密度,只留下有强心智的大促,即真正的大促,消费者的参与度也就越高,商家也很快发现,高等级大促的爆发力也会越强。
这在618预售期间已经被验证。一位快消商家告诉燃财经,今年618预售期的爆发系数远远超出预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营销资源的集中投入,“我们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做预热了,从客户咨询的情况看,消费者没有像以往那样受到以往中小大促的影响,反而对618预售非常期待。”
做完“减法”,天猫还在做“加法”。
“由于减少了营销IP,小二可以腾出手去盘货,看哪些商品是天猫没有的,我们去把他盘过来,甚至跟商家一起,把他给‘造’出来。”一位负责商家策略的人士告诉燃财经,深入产业盘货,优化供给,甚至在产业里与商家共创共建,成为天猫正在做的“加法”。
虽然启动时间不久,但这种消费创新的打法已经有了一些案例和方法论。
诸如卖枣子的“好想你”,在天猫行业小二的提议下,进入水果冻干这一蓝海新领域。“以往这家公司做的是干枣,是有一定的同质化的,我们通过数据发现,冻干虽然加工复杂了,但因为可以竞争差异化,是有可能产生新的增长的。”一位天猫行业小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