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图中,藏獒能对抗狮子
藏獒热潮的昔日盛景,如今还能从十年前的新闻中窥见:
2007年9月,一只“獒王”落户武汉,标价390万;
2008年10月,同样是武汉,有人为自己家的公獒举行选妃打擂赛,20多只母獒参与“走秀”竞选,冠军成为“王妃”、免费和獒王配种,第二名则要花5万元,第三名8万元;
2009年9月,西安引进一条通体黝黑的藏獒“长江二号”,标价400万;
2010年2月,河南驻马店,一只名为“康巴一号”的藏獒以200万元成交,抵达河南时,买家动用了30辆奥迪、1辆奔驰、1辆宝马亲自迎接;
2011年12月,青岛的一只藏獒标价已经飙升至3000万元。
这些新闻刺激着投机者的神经,丁志松就是其中之一。多年后回首,他承认,买藏獒有“想炫耀”的成分。
在当时,有句俗语叫:“买栋房子、找个老婆、生个儿子、买辆车子、养条藏獒。”
丁志松由此认定,养条藏獒,才算人生成功的范本——这种狗“看着神气”,栓在院子里气派威严。所以他花了十万块,托同乡刘根辗转从青海带回来一只不到两个月大的小藏獒。
设想很美好:这种狗虽凶猛无比,但从小喂养,总能让它认人。
藏獒到家前,丁志松已经在自家院子里建好一个四平的狗舍。铺地砖、留排水口、装排气扇、固定栓桩,一家人喜气洋洋等狗到家。
小獒果然威风,四条腿和肚子是棕黄色、背部和尾巴黝黑,毛很厚实,爪子粗壮,只是眼皮有点耷,倒也并不妨碍丁志松觉得这只崽子“看着就跟别的狗不一样,威风”。

丁志松购买的藏獒幼犬品种
他对这只獒喜欢极了,取名叫“黑虎”,期待它像小老虎一样神气。
可老虎不好养。
前三个月是藏獒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喂养需要格外用心。
黑虎每天需要喂四次,吃的是拌了蛋黄和肉汤的玉米糊糊。鸡蛋黄得煮熟后用勺子碾碎,煮玉米糊糊的时候也得留心,结了块小獒不消化。
家里杀鸡的时候,新鲜的鸡杂就是黑虎的零食;除此之外,火腿肠、馒头丁、蔬菜汤都会不定期出现在黑虎的食谱里。
三个月以后,黑虎就需要吃新鲜的肉类。牛肉、排骨、鸡架成了主食。家里吃鱼的时候,黑虎也能跟着尝尝。怕鱼刺卡到小獒,丁志松的老婆会提前把鱼刺全部剔掉。
小崽子长得很快,却始终不亲人。在家待了快半年,也只认得丁志松两口子。乡邻们好奇,想来看看这只青海来的小藏獒,黑虎几声嚎叫,作势要扑面而来,吓得邻居不敢上前。
藏獒皮毛厚实、怕热,狗舍里的排气扇几乎没有关过,一到夏天,狗就是蔫的,趴在地砖上没什么精神。藏獒自带浓重的体味,把家里的院子也熏得臭烘烘的。给藏獒洗澡吹毛更是体力活,洗一次狗,夫妻俩的腰就会疼一次。藏獒攻击欲极强,常常会吓到路人,他们从来不敢牵出门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