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时的华强北商圈,街边可见的几乎都是电子产品广告。图 / cfp
全国各地的电子元件商家向华强北涌来,只要有计算器、记账本和一台手机就可以开门做生意。《证券时报》报道,一位华强北商铺老板回忆,一个月最少能挣四五十万,2004到2008年间,一个月进账几百万是常事。2005年在国内,1500元/平方米是可以买房的价格,但在华强北只是一个月的租金,有些铺面租金高达2500元/平方米。
据新华社报道称,高峰时期,华强北日均人流量达到50万人次,日资金流量达10亿元人民币。在过去主要组装销售山寨机的华强北明通数码城,一个1.2米长的柜台转让费需十几万元,甚至就连单靠倒卖铺面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2010年前后则成了华强北的发展拐点。山寨机利润下降,市场遇冷,华强北原先在组装二手苹果、倒腾水货机上的优势渐渐丧失。到了2012年,华强北商业街的空铺率高达30%,部分商户开始寻求转型,有的开起了小吃店,有的卖水果和奶茶,还有的做电子烟生意。
2013年,福田区政府为宏观调控华强北的发展,结合地铁建设投入2.5亿元对华强北进行提升改造,将其打造成为步行街。
在此后的四年,华强北电子行业迎来了市场震荡:消费升级,以华为为代表的手机品牌化成为主流;2014年京东和阿里巴巴先后赴美上市,电商渠道的相互比价使得电子产品的价格趋向透明;加上其他周边新兴商业区带来的冲击,使得华强北在2017年转型之后,空铺率一直维持在30%左右。
如今,华强北商业街只剩下赛格电子市场和华强电子世界还在苦苦坚持做电子数码产品,其余档口多数转型经营美妆产品,少数如紫荆城则转型做了进口美食。这并非华强北独有的冷遇,电子市场已成颓势。中关村2020年10月鼎好大厦电子商城宣告关停,其电子卖场彻底告别历史舞台。崛起于同一时代的上海徐家汇太平洋、郑州百脑汇等数码城,也都已风光不再。
华强北转型美妆有着天然优势,其临近香港,方便以低廉的价格拿到免税店的产品,再通过清关运回深圳。而且作为消耗品的美妆产,比起电子产品的迭代速度更加不愁销路。现在那些售卖化妆品的档口老板,绝大部分都是几年前卖电子产品的商家。如今,美妆档口比电子市场的租金贵30%左右。
华强北转型美妆后,同此前的电子时代作息相似,中午12点左右继续开门,直到晚上11点达到人流顶峰,“越晚越热闹”。

2019年10月,华强北明通数码城一至三层内原来电子产品的“一米柜台”许多都被美妆柜台取代。图 / cfp
天眼查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间,华强北化妆品相关企业的注册量从1634家增加至4187家,三年累计增幅156%。
在探索美妆路之前,华强北已经做过多种尝试:2017年,比特币经历了一轮暴涨行情,售卖组装电脑的门店都改装成为矿机店;2018年“矿难”来袭,比特币暴跌,市值缩水2000亿美元,许多人又重回电子产业的老本行;2019年,国内电子烟井喷期,深圳包揽了全球90%的电子烟产量,上千家品牌汇聚在华强北,此外还尝试了VR设备、平衡车......几乎市场火什么,华强北就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