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时,倭寇达至顶峰,烽堠更设尤密。时胡宗宪总督浙江军务,主持的抗倭斗争可圈可点,建海防、蠲租赋、灭倭寇。郑若曾、邵芳绘图并编写的《筹海图编》一书尽载海岸线、烽堠等地物符号,书中提到:海防“必宜防之于海”,并且“要在海岸要害处设防,进行堵截,击敌于将登。”
可见,历朝烽堠制度逐步完善巩固,而烽堠作为“军中之耳目”,在抵御外侮、保家卫国上意义非凡,是国家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王朝无不重视烽堠的建设。
据爱如生方志库初步统计,成化年间的《宁波府简要志5卷》中第三卷记载有高山堠、宝山堠、竹山堠、打鼓山堠等,这些地名用山的名称加上“堠”字组成一个新的地名,有些仍旧保存在今天的地名中。就如“涂茨堠”在涂茨镇涂茨村东风山上,海拔约168.1米;“土湾堠”址在石浦镇坦塘炮台山上,海拔约196米;公屿堠海拔约80米,东望大海,周用乱石砌筑。那些处于濒海要冲的烽堠,有士卒巡卫,其左右还增设两个烟墩,若遇敌情则三处齐烟,以报特警。“前岙岭烽堠”、“大崎头烽堠”等皆如此,它们作为地名保留至今。
显然,当时宁波沿海地区已具有较完善的倭寇防御措施。这些建于滨海或近海山顶处的烽燧,视野开阔以便瞭望,承担着军事方面的重要功能——可作烽堠以传递军情、可观察远处过往行人及其军情变化、可作为战斗据点。[12]可谓古代中国沿海的“第二道长城”。
到了清代,宁波很多地区的烽堠被废除。如“青雷堠,明洪武间建。清时废,今存遗址。”“蒲门岭堠,明洪武间置,清时废,遗址存。”又如“杉木洋堠,明洪武间置,清时废,今遗址存。”《象山县地名志》所编载的地名诸如前山堠、赵岙堠、下岙堠等烽堠,均清时废,今存遗址。
清康熙年间,宁波地区的一些烽堠在名称上也有了一些改动。“某某堠”被改为“某某台”,如“中堡堠”于清康熙年间改为中堡台,“涂茨堠”于清康熙九年改为涂茨台,“崎头堠”在清康熙二十六年改置成田下岭台等。另外,在清顺治以后,尤其是在清康熙年间,还特别增置“某某台”,驻设瞭兵若干,将其作为驻防之地,而这些驻防地段也演变成了如今的地名,如清顺治初置的“岳头台”“长沙台”、清康熙年间置的“泗州台”“灵岩台”、清雍正间置的“田湾台”“虾蟆台”等。
《说文》:“臺,观,四方而高者。从至,从之,从高省。”“臺”本义是指四方形的高而平的建筑物。《九成宫醴泉铭》书帖中的“臺”写作,中间的“口”左虚右实,右边转折笔画加粗,整个字的中轴线十分挺立。厚实有力、挺拔稳重——这便是唐代欧阳询所书“臺”字鲜明的特点。《汉鲁相韩勑造孔庙礼器碑》中的“臺”写作,像宝塔,上面一个“土”字,中间的笔画我们似乎可以联想到房梁、屋檐和柱子,下面厚重的一横“蚕头燕尾”,像是结实稳重的地基。由此观之,“臺”是一种建筑,似塔,高而挺。如今,“台”作了“臺”的简化字。我们透过古人造字的匠心和汉字书写的表达可以略窥“臺”字所传递的文化讯息。
“某某堠”的名称很多被保留在了清以前。然而,“堠”有用以瞭望敌情的土堡之意,与封土为“台”之意有异曲同工之妙。
历经六百余年的沧桑巨变,现代化的军事设备早已替代了早前以“卫所”为中心的军事防御体系。然而,目前宁波地区的一些海防遗存仍然保存完好、岿然屹立,尚存的墩台、烽堠有七十余处,大多由二到四个台体构成,其中的主台瞭望台形制最大,呈现圆台形或梯台状,部分至今留有火烧的痕迹。
综上所述,地名“某某堠”义源于“古代瞭望地方情况的土堡”。带有“堠”字的宁波地名实为明清时期出于防倭需要而在宁波沿海等地设立的烽火台,源自人文地理景观,属于沿海海防体系的一部分,为消除海患、维护海疆安全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而今,这些烽堠的遗址见证了抗击倭寇的历史,而那些带有“堠”字的地名则无声地向世人展示着烽火岁月的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