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堠”与记里
《集韵·土部》:“堠,记里堡。”《中国古代名物大典》记载:“古作为五里路标志的土台。五里一个,称单堠;十里两个,称双堠。”堠,曾为古时路旁用以记里或分界的土堆,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里程标志之一。这在《玉篇》、《正字通》等字书中均有记载。
《唐六典》卷五有云:“凡烽堠所置,大率相去三十里。”明代《筹海图编》中有载:“烽火台一般都置于高山险绝处,每座烽火台相距大致是三十至五十里之间不等,以便瞭望。”因而,“堠”不仅具有兵防方面的功能,同时烽堠之间有固定间距,在记里上也有着特殊作用。
例如址在山东临沂的地名“双堠镇”。《沂南县地名志》记载:“村西和村东各有一个土堆是古代侦查敌情的‘堠’的遗迹,故村名双堠。”“双堠镇”以其独特的地名命名方式,直截了当地表明该地之“堠”成双,若以“一堠五里”来计算,“双堠”是十里路程的标志。另外,据史料记载,双堠镇在历史上是兵防分汛之地,地名“某堠”的命名源自人文地理景观,曾属军事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因此,临沂地名“双堠镇”兼有兵防和记里双重含义。
在宁波地名中,“堠”多为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在沿海地区频遭倭寇侵犯与骚扰的情况下作为军事防卫的重要据点。宁波象邑周家山三面环山,道路险阻,警报仅凭烽堠尚声援不及。清康熙十五年,象邑副将汪国祥下令“一汛有警,各汛接援”,于是设瞭台,每十里置一炮,各分东南西北,以炮数辨方位。由此观之,在明清时期,建于滨海或是近海山顶处的烽堠又承担起了除兵防之外的其他功能。各烽堠间有几里的距离,遥相呼应并连锁传递,有记里的功用;再者,烽堠高大的建筑形象置于驿道等重要地理位置,如同醒目的路标,不管是在动乱年代亦或是和平时期,这些“战斗据点”都可成为过往行人指示的路标。
综上所述,宁波地名中带“堠”的地名不仅为军之耳目,属于防御体系中的一部分;另外,它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可为往来的行人指路,在现实生活中有了隐含的记里功能。可以说“堠”字保留在宁波地名中具有十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的内涵。
2 “嘾头”之“嘾”
2.1“嘾”之义项
《说文解字·口部》:“嘾,含深也,从口,覃声。”《汉语大字典》记录了“嘾”以下两个义项:
其一:“嘾”音tán,意为“贪爱”。《集韵》徒南切,平覃定。《集韵·覃韵》:“嘾,食也。”明代赵南星《于景素先生小像赞》:“谈经嘾道,致身圣门,翛然尘表。”
其二:“嘾”音dàn,意为“含深”。《集韵》徒感切,上感定,侵部。《玉篇·口部》:“嘾,《庄子》云:‘大甘而嘾。’”马叔伦:“此含字转注字也,声同侵类。含深也当作含也深也。深也以声训,一训校者加之。”那么,作为宁波地名中出现的生僻字“嘾”,其本义何取?那要从象山一个特殊的地名“嘾头”说起。
2.2“嘾”之“凸出”义
嘾头[than35thou35],自然村,是宁波象山鹤浦镇的一个聚落地名。炮台山西北的山嘴呈现椭圆形状,向石浦港凸出。因而,“嘾头”的地名命名与当地独特的地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另外,在象山方言中,“凸出”可称作“嘾”,方言中“嘾”读阳上声[dε],与“蛋”同音。如果要形容一个人大腹便便,象山人会用比较形象的话语“肚皮吃勒嘾出来”来表述。但“嘾头”之“嘾”为“凸出”义,在字典中没有。
《说文·覃部》:“覃,长味也。”《尔雅·释言》:“覃,延也。”《广雅·释诂二》:“覃,长也。”商代的“覃”写作
,像坛中盛盐之形,
像装盐捆扎的口袋。
“覃”金文作,字形上类似考古资料中常见的尖底瓶——小口、细颈、深腹、尖底;“覃”小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