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手云覆手雨】语出唐杜甫《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后因以“飜手云覆手雨”比喻反覆无常或玩弄手段。
【防患于未然】见“防患於未然”。
【防患於未然】在祸患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语本《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教语,谓停止作恶,立成正果。后比喻只要真心改恶从善,就可成为好人。
【放之四海而皆准】用到任何地方、任何方面都可作为准则。语本《礼记·祭义》:“夫孝……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郑玄注:“放,犹至也。准,犹平也”。
【放长线钓大鱼】比喻作出周密的布置,引出深藏的、主要的敌人。
【放诸四海而皆准】见“放之四海而皆准”。
【风牛马不相及】同“风马牛不相及”。
【佛是金妆,人是衣妆】谚语。意为佛像的光彩要靠涂金,人样的俊俏要靠衣饰。
【佛是金装,人是衣装】见“佛是金妆,人是衣妆”。
【佛高一尺,魔高一丈】原为佛家告诫修行者,要警惕外界诱惑。佛,指佛法;魔,指魔法。后用以比喻一方势力(多指正义的)增长,与之对立的另一方势力(多指非正义的)则加倍增长。
福不重至,祸必重来】旧谚。谓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富贵逼人来】①《北史·杨素传》:“常令为诏,下笔立成,词义兼美。帝嘉之,谓曰:‘善相自勉,勿忧不富贵。’素应声曰:‘臣但恐富贵来逼臣,臣无心图富贵。’”后以“富贵逼人来”言不求富贵而富贵自来。②谓富贵能使他人前来靠拢。
【高不成低不就】语本宋陈师道《宿柴城》诗:“起倒不供聊应俗,高低莫可只随缘。”任渊注:“世传《乐府曲》曰:‘高来不可,低来不可。’”意谓高者无力得到,低者又不屑迁就。多用以形容谋求职业或婚配上的两难处境。
【高不凑低不就】见“高不成低不就”。
【高不輳低不就】见“高不成低不就”。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比喻每人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要做好他的工作,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精良。
【攻其一点,不及其馀】谓只注重事物的某个侧面或某一局部,而不顾及其它部分。
【恭敬不如从命】与其态度谦恭有礼,不如遵从人家的意见。常用为表示接受对方款待或馈赠时的应酬语。
【狗口里吐不出象牙】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
【狗咬吕洞宾】喻不识好歹。吕洞宾,传说中八仙之一。
【顾左右而言他】谓避开本题,看看两旁的人而谈别事。形容支吾其词,无法应对。
【顾头不顾尾】比喻只顾眼前,不顾今后,缺乏通盘打算。
【挂羊头卖狗肉】比喻用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名不符实或做坏事。
【过屠门而大嚼】语出《太平御览》卷三九一引汉桓谭《新论》:“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西向笑;知肉美味,则对屠门而大嚼。”后用以比喻心中羡慕而不能如愿以偿,只好用不实际的办法安慰自己。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史记·淮阴侯列传》:“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於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汉书·韩信传》作“多多益办”。后以“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比喻越多越好。
【豪末不掇,将成斧柯】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豪,通“毫”。
【河水不犯井水】比喻互不干犯。
【河东狮子吼】宋洪迈《容斋三笔·陈季常》:“陈慥字季常……自称‘龙丘先生’,又曰‘方山子’。好宾客,喜畜声妓,然其妻柳氏绝凶妒,故东坡有诗云:‘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师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按,河东是柳姓的郡望,暗指陈妻柳氏;师(狮)子吼,佛家以喻威严,陈慥好谈佛,故东坡借佛家语以戏之。后用以比喻妒悍的妻子发怒,并借以嘲笑惧内的人。
【黑云压城城欲摧】原意为黑云密布城的上空,好像要把城墙压塌似的。后比喻恶势力造成的紧张局面或恶势力一时的嚣张气焰。
【恨铁不成钢】比喻对所期望的人不求长进而表示焦急不满。
【后浪推前浪】见“后浪催前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