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大旗作虎皮】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谓来的人不怀好意。
【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犹言解铃还是系铃人。谓谁惹起的是非,还得由谁来了结。
【浪子回头金不换】谓不走正道的人改邪归正后极其可贵。
【鲤鱼跳龙门】①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埤雅·释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清李元《蠕范·物体》:“鲤……黄者每岁季春逆流登龙门山,天火自后烧其尾,则化为龙。”后以“鲤鱼跳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②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连枝共冢】传说战国时,宋康王夺舍人韩凭妻何氏,凭怨而自杀,何闻亦殉情而死。何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原以尸骨,赐凭合葬。”康王弗听,分葬韩何,使冢相望。结果,“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於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於下,枝错於上。”宋人哀之,遂名其木曰相思树。事见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后因以“连枝共冢”比喻爱情坚贞不渝。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亦作“流水不腐,户枢不蝼”。流动的水不会腐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比喻经常运动的事物不易受外物的侵蚀。
【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
【庐山真面目】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庐山、山名,位于江西九江市南。语出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亦作“庐山面目”。
【鹿死不择音】指庇廕的地方。音,通“阴”。鹿到了快要死的时候,不选择庇廕的地方。比喻只求安身,不择处所。亦比喻情况危急,无法慎重考虑。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谓遇见不平的事,挺身出来干涉,为受欺一方打抱不平。形容见义勇为。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见“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
【驴脣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事物两下不相合。
【马上得天下】《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后因以“马上得天下”为武功建国之典。
【满招损,谦受益】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益处。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谓做事无不有个好的开端,但很少有坚持到底的。
【民以食为天】民众以食粮为根本。
【名不正,言不顺】谓名分不正或名与实不相符,话就不顺理。
【明人不做暗事】心地光明的人不做偷偷摸摸的事。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暗,也写作“闇”。栈道,在悬崖峭壁间傍山凿石架木而成的通道。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脩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闇度陈仓,攻完三秦,劫取五国。”后因称用明显的行动迷惑对方、使人不备的策略或暗地进行活动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明枪好躲,暗箭难防】亦作“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谓公开攻击容易对付,暗地陷害劫难于防备。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见“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鸣鼓而攻之】见“鸣鼓而攻”。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谓极坚之物,磨也磨不薄;极白之物,染也染不黑。比喻不受环境影响,经得起考验。语出《论语·阳货》:“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朱熹集注:“磷,薄也。涅,染皂物。言人之不善,不能浼己。”唐·李德裕《袁盎以周勃为功臣论》:“[周勃]磨而不磷,未尝不心存社稷。”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喻正义始终压倒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