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见“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亦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谓空前绝后。亦用作讽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忘记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今后行事的借鉴。语出《战国策·赵策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前门去虎,后门进狼】见“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亦作“前门去虎,后门进狼”。比喻一害刚去,又来一害。
【强中自有强中手】见“强中更有强中手”。
【强中更有强中手】强者中还有更强的。比喻技艺或谋略等无止境。
【强将手下无弱兵】在英勇的将领率领下不会有懦怯的士兵。比喻能干人手下没有弱者。
【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喻虽为强大者,但也压不住盘据在当地的势力。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①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中:“谚有‘巧息妇做不得没面崱饦’与‘远井不救近渴’之语。陈无己用以为诗云:‘巧手莫为无面饼,谁能救渴需远井。’遂不知为俗语。”比喻缺少必要的条件,即使能干的人也办不成事。按,此谚形式历元、明、清而未定。②今基本定型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同“青出於蓝”。
【轻尘栖弱草】比喻人生无常。
【清水无大鱼】语本《汉书·东方朔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后以“清水无大鱼”谓待人处事不能求全责备。
【请将不如激将】谓用话语刺激别人去干事要比正面请他去干事来得好。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庆父,春秋鲁庄公弟。庄公去世,子般即位。庆父使圉人杀子般立闵公,后又杀闵公而奔莒。时齐大夫仲孙湫吊鲁回来,对人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事见《左传·闵公元年》、《史记·鲁周公世家》。后常以庆父喻祸根,以“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喻祸根不除,不得安宁。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形单影只,无所依靠。汉·张衡《思玄赋》:“何孤行之茕茕兮,孑不群而介立。”晋·李密《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求马於唐市】见“求马於唐肆”。
【求马於唐肆】谓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比喻求非其所,必无所获。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语本宋苏轼《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比喻以礼相让,事虽微而获益必大。语出《太平御览》卷四二四引三国魏曹操《礼让令》:“里谚曰:‘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斯合经之要矣。”
【热锅上蚂蚁】比喻处境艰困、惶急不安的人。
【热锅上蝼蚁】同“热锅上蚂蚁”。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旧时谓人不替自己打算,就会为天地所不容。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的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
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岁高龄的人从古以来就不多见。谓享高寿不易。
【人怕出名猪怕壮】猪长肥了就要被宰,比喻人出名后就会招致麻烦。
【人逢喜事精神爽】人遇到喜庆之事则心情舒暢。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别人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于被宰割的地位。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人间重晚晴】唐李商隐《晚晴》诗:“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本谓人们珍视晚晴天气,后多用以比喻社会上尊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者见它说它是仁,智者见它说它是智。指对待同一事物,其见解因人而异。语本《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高亨注:“知读为智,阴阳之道,复杂而少变化。人面临具体现象,往往有不同之认识,仁者见之则谓之仁,智者见之则谓之智。”参见“见仁见智”。
【任从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日久见人心】时间长了,便可看出人心的好坏真假。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日月天天运行天空,江河天天流过大地。形容光明正大或永存不废。语本《后汉书·冯衍传上》:“其事昭昭,日月经天,河海带地,不足以比”。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太阳升起就起来劳动,太阳下山就休息。原指上古人民的生活方式,后亦泛指单纯简朴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