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谋划事情要尽人的努力,而事情的成败则还受到环境、自然条件等的制约。
【鲇鱼上竹竿】俗说鲇鱼能上竹竿,但鲇鱼黏滑无鳞,爬竿毕竟困难。后因以“鮎鱼上竹竿”比喻上升艰难。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不愿苟全性命。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见“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见“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谓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牛头不对马面】见“牛头不对马嘴”。
【牛头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对不上号。
【女大十八变】语出《景德传灯录·幽州谭空和尚》:“有尼欲开堂说法,师曰:‘尼女家不用开堂。’尼曰:‘龙女八岁成佛,又作麽生?’师曰:‘龙女有十八变,汝与老僧试一变看。’”原指龙女通神善变,后谓女孩发育成长过程中姿容、性格多变。
【女大不中留】谓女子成年,须及时出嫁,不宜久留在家。
【傍观者审,当局者迷】谓局外人对事物观察得周详慎密,当事人则往往会迷惑糊涂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谓纵然一时躲掉,但由于其他无法摆脱的牵累,最后还是无法脱身
【赔了夫人又折兵】三国时东吴孙权要向蜀汉索回荆州,都督周瑜定计,将孙权妹谎说嫁给刘备,借以把刘备骗到东吴留作人质,以便索回荆州。刘备按诸葛亮的对策行事,到东吴成婚后同夫人逃出东吴。周瑜带兵追趕,被诸葛亮的伏兵打败。此故事见于元曲《隔江斗智》第二折,又见于《三国演义》第五五回。后世因以“赔了夫人又折兵”比喻想得利不成,反而遭受双重损失。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百姓本没有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原指财宝能致祸。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平地一声雷】①平地突发巨响。多喻声名地位骤然提高,或突然发生意外之事。②砲仗名。
【骐骥困盐车】犹言骥伏盐车。
【骑上扬州鹤】同“骑鹤上扬州”。
【骑牛读汉书】《新唐书·李密传》:“(李密)闻包恺的缑山,往从之。以蒲韀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后以“骑牛读汉书”形容刻苦攻读。
【骑驴吟灞上】同“骑驴索句”。
【骑驴风雪中】同“骑驴索句”。
【骑曹不记马】《晋书·王徽之传》载:“徽之字子猷。性卓荦不羁,为大司马桓温参军,蓬首散带,不综府事。又为车骑桓冲骑兵参军,冲问:‘卿署何曹?’对曰:‘似是马曹。’又问:‘管几马?’曰:‘不知马,何由如数!’又问:‘马比死多少?’曰:‘未知生,焉知死!’”后以“骑曹不记马”指有名士习气,不理事务。
【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谓众多唯唯诺诺之人,不如一名诤谏之士可贵。
【千日打柴一日烧】见“千日斫柴一日烧”。
【千日斫柴一日烧】亦作“千日打柴一日烧”。①比喻持久奋斗而一旦成功。②比喻平时积攒,一朝花费。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千里远的路程,须从迈第一步开始。比喻事情总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而成。语出《老子》:“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千里送鹅毛】亦作“千里寄鹅毛”。据《路史》记载,云南俗传,古代土官缅氏派遣缅伯高送天鹅给唐朝,过沔阳湖,鹅飞去,坠一翎。缅伯高只好将一翎贡上,并说:“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后用以比喻礼物微薄而情意深重。
【千里姻缘一线牵】谓夫妻婚配是命中注定,由月下老人暗中用一红线牵连而成。语出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
【千里姻缘使线牵】见“千里姻缘一线牵”。
【千里餽粮,士有饥色】谓远粮不解近饥。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千金用兵,百金求间】极言用兵时离间对方的重要。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谓将才难得。
【千闻不如一见】指听得再多还不如亲见更为可靠。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千棰打锣,一棰定声】见“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喻动极小部分就影响全局。
【前人失脚,后人把滑】比喻前人的失误,后人可以引为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