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了名单的袁崇焕,自然就知道怎么处理最佳了。
一方面,告诉士兵们,朝廷只处分那些罪大恶极的兵变者,稳住人心以后,再按照名单,派兵抓捕了这些名单上的人。
一切准备就绪,袁崇焕就在巡抚衙门开堂问审兵变一案。当那些参与兵变的被押解上来以后,再经过亲历现场的郭广指认,当场斩杀了十五名罪大恶极的兵变士兵。
杀了带头兵变的士兵,那些对兵变无所作为的军官们,自然也不会被置身事外,袁崇焕的大棒很快就落在了他们的头上。
中军吴国琦,因为知情不报,被斩首处分。参将彭簪古,要不是因为此前宁远守城有功,这次被从轻发落,否则和吴国琦就是一样的下场。
![一场令人绝望的兵变,讨军饷巡抚被打,羞愤难当上吊殒命](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1/23/1642930376prK0Ix.jpg)
对那些在兵变时没有履行职责出面阻止兵变的中下级军官,袁崇焕也都对他们进行了处分。
这其中就包括后来的宁南侯左良玉,时任辽东车右营都司,被免职。
在这场兵变中,唯一洁身自好没有参与的,是祖大乐营,则得到了袁崇焕的嘉奖。祖大乐是祖大寿的弟弟,祖大寿时任辽东前锋总兵官,算是袁崇焕的亲信。
至此,在袁崇焕的断然处置下,轰动大明朝的宁远兵变到此结束。
但因此产生的历史影响,却才是刚刚开始,因为它动摇了大明朝统治的根基。
![一场令人绝望的兵变,讨军饷巡抚被打,羞愤难当上吊殒命](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1/23/1642930376PqGxWE.jpg)
那么,为什么军队的饷银不能按时发放呢?解读宁远兵变的深层次原因
实际上,因为欠饷发生的宁远兵变并不是大明朝的第一次。在明朝的后期,发生过不少兵变事件,如嘉靖年间,因为粮饷问题和苦役导致的两次大同兵变,兵变的士兵就把待兵残忍的巡抚张文锦给干掉了。
这次宁远兵变,原因则很单纯,那就是朝廷欠薪了,兵变者完全就是为了讨薪,并没有什么其它诉求在里面。
我们顺便说说宁远,也就是今天辽宁省葫芦岛的兴城市,因为国内有好几个叫宁远的城市,民国二年,辽宁的这个宁远改用以前的曾用名兴城。宁远卫就是当年辽东十三营部队驻扎地。
作为防守东北的最前沿,朝廷真的没有饷银可以发放吗?当然不是,虽然当时明王朝的资金很困难,但准备给辽东的军费还是有的。
之所以没有按时发放,完全就是崇祯皇帝上台以后,东林党人把持朝政的败家之作。
![一场令人绝望的兵变,讨军饷巡抚被打,羞愤难当上吊殒命](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1/23/1642930377p0I3hz.jpg)
发生兵变的十三营,属于卫所制,实行的是传统的兵役制度,是朱元璋时期流传下来的,已经不能适应明朝形势的变化;另一方面,逐渐兴起的亲卫兵制,不论是政治待遇还是经济待遇,都远远在卫所制士兵之上。
被欠薪的,当然就是这些卫所制的军营。
那么,为什么会欠他们的饷银呢?这既和当时的局势有关,也与掌管财政大权的户部左侍郎王家祯有关了。
正常情况下,主持户部的自然是尚书了,还轮不到他这个左侍郎。但由于明熹宗耽于朝政,三部六院缺员厉害,所以就由王家祯主持工作了。
巧的是,新任户部侍郎毕自严,便是那个自杀的巡抚毕自肃的哥哥,五月份刚刚被任命为户部尚书;不巧的是,当时毕自严还在山东,正在去京城赴任的路上。
这个王家祯不知道脑子是有毛病还是故意刁难,朝廷给辽东的饷银,那是专款专用的。但王家祯却以西边宣化府事急为由,把辽东的专款拨给了宣化,这下子本来就延迟许久的辽东饷银又泡了汤,只拨款区区两万,杯水车薪都不如。
![一场令人绝望的兵变,讨军饷巡抚被打,羞愤难当上吊殒命](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1/23/1642930377FGzHd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