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2020年11月,“十三五”规划已进入收官倒计时,“十四五”规划编制起草也进入关键之期。迎接“十四五”,恰是盘点上海市16个辖区“家底”的好时机。各区“十三五”主要目标完成的如何?未来五年各区如何“再出发”?先从地区生产总值(GDP)这项数据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如何稳步发展成了全世界聚焦的议题。10月26日至29日,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场会议全面总结了“十三五”发展经验、深刻把握发展大势,并为“十四五”中国发展把脉、定向。
中国经济金融中心、对外开放的核心枢纽——上海,其经济发展的一草一木都备受。作为全国首个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3万亿元的城市,上海以不到千分之一的土地面积贡献全国近1/10的财政总收入。
“十三五”期间,上海市下辖16个区在经济社会运行过程中为上海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了力量。这其中既包括经济总量独树一帜的浦东新区,也包括进步巨大的奉贤区,还有城市区划调整后溢出效应明显的静安区……
回顾,是为了更好地前行。16个区的经济发展各自有哪些成就?
未来各区又该如何擦亮自家“招牌”,发挥优势?总量看浦东,人均看黄浦,增速看金山
随着上海市下辖16区渐次公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各家经济数据已全部出炉。
作为上海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19年,浦东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以12734.2亿元位列上海市16区榜首,遥遥领先。
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浦东新区第三产业已经为该区贡献出9844亿元,占浦东新区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77.3%。浦东新区累计落地企业超过3300家,聚集跨国公司总部348家。
除了浦东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一枝独秀”,黄浦区则以最大经济密度稳居上海各区之首。
截至2019年底,黄浦区地区生产总值达2577.9亿元,人均GDP39.61万元;2019年该区每平方公里每年产出125.63亿元。经济密度在上海16区内最高。
黄浦区作为上海市经济、行政和文化中心所在地,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涉外经济是该区经济发展的核心。
官方数据显示,该区现有6家国家级金融要素市场、持牌金融机构664家、金融及类金融机构超过1200家,金融市场交易额约占全市3/4。此外,黄浦区还拥有总税收超过亿元的大楼65幢,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2家。
黄浦区的灯火阑珊映衬着上海市中心的车水马龙,而在70余公里外的金山区,则用增速宣告该区经济发展势头的强劲。
2019年,金山区地区生产总值超越千亿门槛,达到1077.2亿元。同时该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到7.1%,高于上海市增幅1.1个百分点,增速在16区中排名第一。
细究金山区经济发展特色,其主要贡献来自于第二产业中的工业。该区第二产业占比53%,增加值729.96亿元。其中,工业总值达到707.8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产业对于金山区经济增长的贡献也非常重要:该项增加值达337.61亿元。
除浦东、黄浦、金山三区数据“亮眼”以外,上海下辖16区的整体形势也在显示着其经济发展水平。
15个区GDP“跨越”千亿
2020年1月21日,上海市统计局发布2019年上海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