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统计局副局长汤汇浩公布,2019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总量达到38155.32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增长6.0%。
2019年,上海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442元。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海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榜首,领跑全国。
目前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大关后向4万亿元发起冲刺。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即将突破7万元。而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能向4万亿发起冲刺,源于下辖16个区的经济贡献。
人民网在梳理上海市各区经济数据时注意到,2015年,上海市尚无一例进入“万亿俱乐部”的下辖区。
是年,浦东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为6548.35亿元。松江(995.3亿元)、青浦(878.2亿元)、金山(867亿元)、普陀(838.74亿元)、虹口(800亿元)、奉贤(685.8亿元)等6区均在“千亿元”大门口徘徊。
到2019年底,浦东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已超1.2万亿元,上述6区地区生产总值也相继突破千亿,此外在上海下辖16区中,已有15个区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以上。
其中,嘉定、黄浦、闵行三区已进入“2500亿元”梯队;静安、徐汇、杨浦进入“2000亿元”梯队;长宁、松江、宝山进入“1500亿元”梯队;奉贤、青浦、普陀、金山、虹口五区已稳步迈入“1000亿元”梯队。
崇明区由于其地理位置和生态发展定位的原因,自2015年以来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幅度为87.3亿元,未来或将赢得更多上升空间。
“空间”决定高度、1 1大于2
自2015年来,除了浦东新区一枝独秀外,上海市各区之间经济发展呈现出你追我赶的“紧张感”。
静安区与闸北区在2015年尚未合并时,两区地区生产总值之和共计1012.79亿元,位居第8,随后新的静安区于同年面世。
2019年,“重组”后的静安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98.7亿元,排名上升至上海市第5。值得注意的是,静安区自2015年以来地区生产总值增幅高达126.97%,16个区中增幅最多。
除此之外,奉贤(71.01%)、松江(58.71%)从2015年至2019年的增幅与其他市区一道齐头并进。
尤其是奉贤区,2015年该区以685.8亿元排名第5位,而在2019年则以1173.2亿元排名第11,在青浦、普陀、金山、虹口等“千亿元”梯队中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排名上升4位。
2015年起,奉贤区打出“东方美谷”这一园区品牌,加快建设大健康美丽产业,集聚了一批医药、美妆头部企业,催生了高质量的产业聚集效应。2019年,“东方美谷”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63亿元。短短四年,产业规模占上海市相关行业的四成以上。
2019年,奉贤区通过“空间”再迎利好。8月6日,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方案》中,新片区规划范围为:在上海大治河以南、金汇港以东以及小洋山岛、浦东国际机场南侧区域设置新片区。简而言之,新片区纳入了奉贤近三分之二近的区域。
再来看静安区。
长期以来,静安区一直是上海中心城区总部经济的标志性地区,整体呈现出聚集度高、发展能级高、企业关联度高的特点。静安区委书记于勇曾介绍道,静安是上海第一幢亿元楼的诞生地,2019年亿元楼达75幢,月亿楼9幢,其中单位楼宇年税收产出最高的超过38亿元。
楼宇经济要有新活力,扩容是有效途径。
2015年,静安、闸北合并后合并设立新的静安区。这一举措打通了苏州河的自然屏障,进一步弥补了静安区发展空间的不足。根据静安区相关负责人的表述,“未来静安区将加大空间扩容,为更多总部企业和机构打开发展空间,打造总部经济发展的‘黄金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