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也是和竹鼠一起住出来的。白天太累了,只有晚上有时间观察。刘勇把竹鼠最喜欢吃的皇竹草捆在脚上,睡在养竹鼠的大圈里。晚上竹鼠跑来啃皇竹草,把他咬醒,他就爬起来陪竹鼠玩,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记录竹鼠们最活跃的时间。
竹鼠咬人很疼。不知道挨了多少咬之后,他才开始熟悉和了解竹鼠养殖的基本规律,吃了湿的竹子会拉肚子,牙齿变黑就是生病了,如果生了崽不马上加喂饲料,母鼠会吃掉刚出生的小鼠。刘勇后来还发现,把竹鼠的粪便抹在手心里,它们就不再怕他,会吃他放在手里的玉米粒。
“不付出一些心血和代价,真是搞不出来的!”十年过去,刘勇不仅在当地养出了名气,还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而与此同时,一个存栏量达千万级,价值几十亿的竹鼠市场已经初见规模。
“究竟能不能养?”
竹鼠是刘勇的田园牧歌。他对养殖的喜好源于父辈留下的记忆。30年前,他还上小学的时候,父亲承包了一片稻田养鱼,是村里最早的一批养殖户。他们家的家境因此明显优于村子里的同龄人,过年有新衣服穿,平时碗里有肉吃,要交学杂费的时候,从没给班里欠过钱。
因此,远离家乡在广东打工的十几年里,他从没断过回家搞养殖的念想。遇到客户后备箱的竹鼠只是个机缘巧合,但他笃着劲儿钻了下去。给老板免费修车,换每天下班去人家养殖场里学习观察,一年过去,才下定决心。
如今,刘勇拥有9000只竹鼠,150多亩的生态养殖基地,总投入近千万。
刘勇成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和标本,络绎不绝的人前来参观。2020年是他的希望之年,他本准备扩建基地,图纸都已经设计好了,请的是重庆市设计院。他预备搞循环经济,搞餐饮农家乐,搞饲料加工厂。4月份到12月份,皇竹草一片绿,可以把全国几大品类的竹鼠全都配齐,“让他们观光”。
他有一个终极理想,要做“全国最美最环保的竹鼠养殖场”。他的昵称都昭示着他的行业野心,叫做“西南竹鼠大王”。他也出售种鼠,为了保证成活率,他会提前一天把竹鼠搞进一个运动圈,观察它们的应激反应。
模拟长途运输的环境之后,晚上还继续吃东西的种鼠胜出,它们将会被运往千里之外,成为下家养殖户起步的资本。这种做法也为他积累了一定的行业口碑,现在全国各地有他的加盟户150户,其中98户都是贫困户。他们多的养一两千只,少的养四五十只。
吃竹子,爱干净,气味小(当然是相比养猪和养鸡而言),一对也可以繁育,生了崽就可以盈利,并且不愁卖。这让养殖竹鼠成了很多农民在家创业的首选。
尤其对于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来说,竹鼠成了一个能够负担的轻省活计。
重庆彭水县的刘欢是在失去父亲的第二年找到刘勇的。2017年,他23岁,中专毕业,跟着爸爸出门打工。开的车子刹车失灵,一头怼进路边的树林里。刘欢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他的腰椎、盆腔和尾椎都撞碎了,父亲停止呼吸的时候,他还在手术台上抢救。
他如今靠盆腔里的四五厘米长的钢板支撑站立,站久了不行,坐久了也会疼。医生还是不建议他把钢板取出来,危险性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