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内地人第一次来到香港,一定会被经常看见街道上的卖房海报惊到,动辄几千万上亿港币,简直惊呆!尽管内地的房价已经让人目瞪口呆了,不过香港的房价更是让人不忍直视。
既然香港房价如此恐怖,那为什么还有很多内地人不停地奔赴香港,而香港人也都安居住在本地,为什么不选择来内地买个大点的房子呢?
2020年香港人的工资中位数是15,500港币就算每个月存10,000港币也要将近40至50年才能存够买房子的钱,但香港新楼盘层出不穷,房价只涨不跌,香港人到底是怎么买得起房子的?
其实我们经常会把香港房价“极端化”,注意力不是在100万/㎡的维港景观大平层,就是在不足10平/㎡的临时劏房、“棺材房”当中,很少去反映真实香港老百姓的住房情况,
真实的情况是在香港,有两类人买房没有太大的负担,一类自然是有钱的富豪,而另一类却是中低收入阶层。

原因在于跟内地有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区别一样,香港的房屋也有不同的类型,大概分为以下几种:

一 公营房屋
公营房屋相当于内地的廉租房。是政府以便宜的价格租给低收入人群的。到2020年,香港大概有75万套公营房屋,为205万人提供住房(约占全港人口三成)。
公营房屋的平均面积约40平方米,月租金2,000港币以下,但申请条件也很严格,从申请登记到配屋一般要等上5—3年。
香港公共房屋主要分为两种,租地和买的:租赁型公屋的租金很低,可以一直住到你收入超过标准为止;可售型居屋则以市价5-7折销售,入住10年后可向政府补差价卖到市场。
不过这种公屋和居屋的制度也有很大的缺点,就是因为申请公共住房有收入水平限制,很多家庭为了获得公屋的申请资格,故意去找轻松闲适的工作,甚至其中一方不工作来压低家庭收入,在有些公共住房的配套可能好于商品房的背景下,这样并不利于社会公平。

二、资助房屋
香港的资助房屋相当于内地的经济适用房,以低于市场30%-40%的价格出售给中低收入人群。房子大约40-80平方米,售价2、300万港币左右。我们常听说的“居屋”和“夹屋”都是资助房屋的一种。
居屋不同于公屋,购买者拥有房屋产权,但是有转让限制。据统计香港有约15%的人居住在居屋。居屋作为一个社会福利、公民权利,只有香港永久居民才可以申请,而且收入和资产不能超过一定限额。
而居屋又分为绿表和白表两个组别,两个组别的要求也不甚相同,绿表相较于白表的条件要更苛刻一点。
相比公屋,居屋的轮候时间要更长,平均达5.1年,而且居屋有转让限制,业主如果想转让的话,需要等待转让期限过去、缴付补价(补地价)给房委会、或者满足特殊情况(破产、离婚、财产继承等),这也使得居屋的二手市场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私人房屋
私人房屋就是商业地产建的房屋了。也是我们常常在新闻种中看到的“高价房子”潜意识里很多人觉得香港遍地都是这种房子,其实是错误的。但香港的实际居住情况却是:并不是人人都要住私人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