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鼎丞
张鼎丞(1898年~1981年)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福建永定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并领导了龙岩、永定、上杭等县的农民武装暴动。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司令员,在山东工作期间,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常委、组织委员会书记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兼省人民政府主席、省军区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东局第四书记,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兼政法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第一副部长、代理部长。1954年至1974年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1975年至1980年9月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1年12月16日病逝于北京。张鼎丞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福建永定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并领导了龙岩、永定、上杭等县的农民武装暴动。1928年6月领导永定县农民武装暴动,建立苏维埃政府,进行土地革命,并组成一个营的红军部队,任营长。后历任中共闽西特委委员、中共闽西特委组织部部长、闽西暴动委员会副总指挥、闽西工农红军第七军第19师第57团团长,中共闽西特委军委书记,第四军第4纵队党代表。参加古田会议后,率部转战赣南、粤东北,反击国民党军“会剿”。1930年后,历任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闽粤赣边红军学校政治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兼土地人民委员,任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主席。1934年秋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闽西地区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共中央江西分局委员、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闽粤边省委书记、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员、中共中央党校第二部主任。张鼎丞由于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迫害,健康受到严重损害,1981年12月16日,在北京逝世。
丘隆
丘隆,福建武平箬菜(今中赤镇育平村)人。明中叶著名农民起义首领。正德七年(1512年),闽粤赣三省官军联合剿捕,起义军寡不敌众,不幸失败。丘隆、温留生、刘昂等先后被敌所擒,就义于上杭。

据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载:丘隆出身贫苦农民家庭,是武平千户所驻军军官——千户刘铎的佃户。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由于社会矛盾激化,荆襄流民起义、广西大藤峡瑶民起义相继爆发。朝廷进行大规模镇压,以致劳民耗财,国库空虚。明王朝采取增加赋税的办法,嫁祸于民。地方官吏更趁机横征暴佥欠,搜刮民财,造成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加上明宪宗朱见深宠幸万贵妃,重用宦官汪真,朝政日益腐败。当时任武平千户所的刘铎,对明王朝感到失望。丘隆遂暗中劝说刘铎,准备伺机发动驻所官兵起义。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丘隆见时机成熟,遂与刘铎一起带头揭竿举事。起义军提出劫富济贫、惩办贪官污吏等口号,远近响应,四方农民纷纷参加义军。丘隆派人与在上杭举事的刘昂、温留生等农民起义军相联合,队伍迅速扩大至数千人。
丘隆起义军占领汀属各县后,迅速与刘昂、温留生等率部进击江西。不久便攻下了石城、广昌、信丰等县。然后折兵向南,攻下广东揭阳县。所到之处,惩办贪官污吏,开国库救济贫民,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起义军声势日益浩大,朝野为之震惊。
明宪宗在接到闽粤赣三省地方官的奏报后,即下旨调兵进行镇压。添设“汀漳兵备”,任命按察司佥事伍希闵兼理分巡事,率重兵驻扎上杭,会同三省官兵进剿。又在丘隆的家乡添设箬菜巡检司,在上杭湖洋添设鼓楼岗巡检司,各派官兵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