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油的那股香味着实让人爱不惜口,但可致癌的黄曲霉毒素和不健康的反式脂肪酸,也同样让人提心吊胆。
2020年4月,《消费者报道》向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送检了10款预包装花生油,检测指标包括反式脂肪酸及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并对比了4年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花生油的抽检情况。
测试样品

测试结果
1、10款预包装花生油均未检出黄曲霉毒素B1(致癌毒素),说明品牌花生油的安全性值得信赖;对比(2015~2019)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花生油的抽检数据,有111批次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超标,其中,散装花生油为84批次,占比高达76%,散装土榨油安全性问题依然严峻。
2、反式脂肪酸普遍存在于10款花生油当中,其中,鹰唛含量最高(0.026%)。不过,考虑实际食用量,摄入的反式脂肪酸对消费者影响并不太大。
预包装品牌花生油安全性较好
或许你爸妈都喜欢吃散装的土榨花生油,但是他们都忽视了花生油里面一个隐形的“杀手”——黄曲霉毒素B1。

▲图片来源网络
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机构(IARC),将黄曲霉毒素B1(AFB1)定为为第一类致癌物,即对人体的致癌证据已经充足明确。
花生由于富含淀粉和油脂,在潮湿和温热的环境容易滋生霉菌,这些霉菌能够产生黄曲霉毒素B1等致癌成分。

▲图片来源网络
AFB1的含量高低是衡量花生油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GB 2761-2017《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规定,花生油中AFB1不得超过20μg/kg。
本刊整理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包括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5年~2019年)对花生油的质量抽检情况。

结果发现,有111批次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超标,其中,散装花生油为84批次,占比高达76%,散装土榨油安全性问题严峻。
2018年,本刊检测过来自全国的10款散装土榨花生油,有2款的AFB1含量超过国家标准;9款预包装花生油则低于20μg/kg,符合标准。

▲2018年本刊的测试数据
不过,当时检测的方法使用的是试剂盒法,只能判断花生油中的AFB1是否低于20μg/kg,但无法知晓具体含量。
“如果想知道具体的结果,可以使用精确度更高液相色谱法,它的灵敏度可以达到5ppb,即5μg/kg的AFB1也能检出到。”测试工程师表示。